模型能夠準確預測氣候變化嗎?

氣候模型并不能在短期內提供有關氣候變化的完美預測,但這并不意味著氣候模型不重要。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18年2月2日,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洪水致當地居民出行困難。據當地海洋和漁業部門介紹,在過去的20年里,因紅樹林的消失,海岸失去抵御海浪的天然屏障,距海岸較近的村莊被巨浪淹沒。除此之外,氣候變化致冰蓋融化、海洋變暖和擴張,隨之而來的影響是海平面以每年4毫米的速度上升。(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2月8日《南方周末》)

氣候模型并不能在短期內提供有關氣候變化的完美預測,但這并不意味著氣候模型不重要。

新德里突降大雪、大水淹沒紐約、龍卷風掀走好萊塢標志牌、大浪淹沒自由女神像,龍卷風、海嘯、暴風雪……大自然中所有災難幾乎同時出現,這是美國科幻電影《后天》中的場景。影片中氣候學家借助氣候模型得出了全球氣候異常、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大災難的預言,而預言也以最快速度應驗。雖然有科學家質疑了電影在科學上的可信度,但片中提及的氣候模型,仍是人類“窺探”氣候變化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全球氣候模型用以模擬全球氣候變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大氣環境、海洋環境和土壤環境的變化,以及氣候變化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的影響,同時預測未來全球氣候的走向。目前到底存在多少種氣候模型,無法統計,因為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氣候模型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

窺探未來的手段

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配以精進的觀測手段,推動了氣候模型不斷推陳出新?,F階段的氣候模型不僅可以估算古氣候變化的發生,同時也能預測近幾十年來氣候變化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影響。

古新世-始新世極熱(PETM)事件是發生在約5600萬年前的一次極端碳循環擾動全球變暖的事件,大氣CO2濃度快速增加和全球溫度升高是主要表現。表面沉積儲層(如甲烷水合物)中碳的不穩定性被認為是驅動PETM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驅動全球變暖的碳是否來源于這些儲層中,一直存有爭議。2017年8月,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自然》(Nature)發文指出,火山爆發釋放的大量CO2應該是PETM事件發生的主要驅動因素??茖W家通過分離有孔蟲外殼中硼的同位素,跟蹤了PETM期間海水pH值的變化。結果發現,PETM期間海洋表面pH值持續較低,他們將地球系統模型中的成對碳同位素記錄與跟蹤得到的pH數據結合起來,重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