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墻背后的故事
墻越筑越高,技術也愈發先進,卻并沒有換來人們的期望,反倒是在墻倒之后,或喪失了初始功能,才迎來真正的安寧。
責任編輯:聶寒非
近日,墨西哥華雷斯市,因美墨“邊境墻”分開的親友參加“讓夢想繼續”活動,完成3分鐘的團聚。
(本文首發于2018年2月15日《南方周末)
從北愛隔離宗教沖突的“和平墻”,到以色列孤立巴勒斯坦人的防護墻,無不試圖利用墻最原始的“阻隔”功能來獲得一種安全感。然而,墻越筑越高,技術也愈發先進,卻并沒有換來人們的期望,反倒是在墻倒之后,或喪失了初始功能,才迎來真正的安寧。
特朗普入主白宮一年來,幾乎兌現了競選總統時的所有許諾,現只剩“邊境墻”還未有著落。這段日子,他加足馬力,一邊對墨西哥揚言“不筑墻,無貿易”,一邊對國會發狠話:寧愿政府停擺,也絕不在建墻問題上讓步。有人說,他這是“為建墻,而建墻”。
特朗普的執念,不斷將“墻”一詞推上熱搜。仔細想來,從北愛隔離宗教沖突的“和平墻”,到以色列孤立巴勒斯坦人的防護墻,無不試圖利用墻最原始的“阻隔”功能來獲得一種安全感。然而,墻越筑越高,技術也愈發先進,卻并沒有換來人們的期望,反倒是在墻倒之后,或喪失了初始功能,才迎來真正的安寧。想必美墨之間的邊境墻,也會是同樣的命運。
美墨
百年恩怨筑“心墻”
鄰里之間,經濟實力的懸殊總會有意無意地制造不公平,也勢必帶來人口的單向流動。唯有共同發展,消弭兩者間的巨大差異,才是根本解決之道。否則,即便筑再高的邊境墻,用墨西哥人的話說,“我們也總有辦法翻過去”。
2017年10月,被千呼萬喚的“特朗普墻”終于在美墨邊境的圣迭戈露出廬山真面目。8面樣板墻五顏六色,造型各異,高的達9米,矮的也有5米多,或混凝土結構,或鋼板,看起來非常高大上,頗具未來感。有人評論說,這是邊境上的一場“概念藝術展”。
樣板墻目前正在接受測試,結果兩三個月后公布。據知情人透露,它們各具特色,有的固若金湯,有的防挖隧道,有的特別難以攀爬。據說在測試中,有人好不容易爬到頂部,卻無論如何下不來,最后不得不動用吊車。設計者稱,9米的高度確實有些夸張,但威懾效果極佳,讓人望而卻步。
根據設想,這座未來聳立于美墨之間綿延千里的邊境墻還將安裝光纖感應電纜、雷達、通宵照明燈,在偷渡頻繁的路段還要修建雙重屏障,整體費用超過200億美元。誰來支付這筆巨資?特朗普認為當然是墨西哥,但遭嚴詞拒絕后,他又琢磨著通過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增加關稅,變相讓墨西哥為建墻埋單。
特朗普的強硬姿態引起墨西哥強烈不滿,不少城市爆發“抵制美貨”運動,原定2018年1月30日與墨西哥總統的會面亦遭墨方取消。有評論家將邊境墻與當年的柏林墻相提并論,認為這堵“愚蠢的墻”極大地損害了兩國關系。
其實,“愚蠢的墻”并非始于特朗普。早在1990年代克林頓執政時期,圣迭戈與墨西哥邊境處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