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互助獻血,北京醫院血小板供應緊缺

患者和家屬:理解國家出臺政策打擊“血頭”的初衷,但取消互助后,用血缺口需要短則數月、長則幾年才能填補。

責任編輯:袁端端

早在2009年前后,互助獻血就在全國各地展開,在救助需血患者的同時,也催生了利益鏈、滋生血頭賣血等產業,受到外界爭議。視覺中國圖

患者和家屬:理解國家出臺政策打擊“血頭”的初衷,但取消互助后,用血缺口需要短則數月、長則幾年才能填補。

醫生:大量血液病患者血小板降低至安全值以下,雖然暫未出現嚴重出血危及生命,但隨時可能發生威脅生命出血,“應限期內給予血小板輸注保障安全”。

北京市衛計委:“我們不存在‘突然’的問題,這種說法是不科學、不客觀的。取消互助獻血是國家衛計委的文件要求,我們只是執行。”

2018年2月6日,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蒲保珍進入北京某三甲醫院的移植艙。骨髓移植只進行了十分鐘,突然停了下來。

這天上午,醫院接到北京市衛計委和北京市紅十字會2月5日聯合下發的《關于強化無償獻血與臨床用血管理工作的通知》:從2018年2月10日起,北京市正式停止互助獻血。醫院趕緊召集血液科、兒科、骨腫瘤科等用血量大的科室,緊急宣布這項政策決定。

互助獻血,顧名思義,患者可以通過互助的方式及時得到用血。在血庫緊張的情況下,患者的親戚朋友先在醫院開具《互助獻血申請書》,然后到血站登記獻血,之后憑獻血證到所在醫院,為病人換取所需的等量血。

這一新規意味著包括直系親屬在內的一切血型符合者,不再能定向獻血,病人只能按緊急程度等待分配。國內最好的血液病??拼蠖荚诒本?,如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科共有床位370張,2016年收治住院患者一萬余例次,移植800余例。因血小板保存期短,難以從外埠調取,近幾年醫院血液科臨床用血量很大比例來自家屬互助。

互助獻血的取消,讓患者和包括血液科醫生在內的所有醫務工作者感到焦慮和擔憂。采血量供不應求

蒲保珍的血小板已經掉到只剩9個單位(正常值為100至300×10^9/L)。止血藥服下后,鼻血才勉強止住。但一陣劇烈的咳嗽,讓她陷入隨時可能腦出血的危險境地。

血制品輸注,是危重癥血液病患者的剛需,尤其是骨髓移植預處理后進入移植艙的患者——在長達3—4周的時間,他們的血小板數量幾乎為零,輸注血小板能預防致命性出血。

遭遇同樣情況的,還有24歲的患者曉晨。

一年前,他被確診為重癥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病起病急,進展迅速,發病后會有嚴重的內臟出血,內臟器官逐漸衰竭。為了彌補造血不足,曉晨每周要輸入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