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到大陸的臺灣淘金客

“我已經在東聚13年,期間蓋了10個廠,都比較穩定,但學校工作剛開始,于是我就把工作辭掉?!?br />

“原來的民進黨認為,每一個臺商都是一個‘叛逃者’,而馬英九不同”

有人說,他任東聚電業董事長的時候,永遠不茍言笑,活脫脫一副“包公相”,職員只要看到他走過來,一定會向左向右轉,盡早溜出他視線范圍。

又有人說,他的學校的孩子們一看到他,就會高興地黏著他,跟他打招呼,一起嬉戲,他也特別會寵孩子。

走進臺商子弟學校的董事長辦公室,迎面快步走來一個人:衣服筆挺,一臉嚴肅,兩鬢稍白,緊皺著川字眉。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你好,我是葉宏燈!”

尋夢珠三角

18歲的葉宏燈躬身在家鄉臺灣的田地里耕種,汗流浹背的時候,他可能沒有想到,在1989年,自己38歲的時候,會從臺灣來到東莞開拓商業版圖,48歲之際,會率領一幫臺商破天荒地在大陸興辦一所臺灣學制學校,接近58歲的時候,會告訴記者,“我變成一個東莞人了,責任在這里,感情在這里。”

20歲,考入東吳大學經濟系半工半讀后,葉宏燈就在家里辦了個小型的加工廠,規模不大,卻是他事業的第一個印跡。

在來大陸之前,葉宏燈到過東南亞做投資,當時臺灣的很多工廠多設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到了八十年代,隨著中國開放程度加深,兩岸有了更多往來。 1982年,一位回鄉探親的臺商,投下了臺灣之于大陸的第一筆資金,開啟了臺商投資大陸的一扇門。這正值蔣經國主導臺灣政局約十八年期間。

雖然蔣經國當政期間,確立了“出口導向”的經濟發展道路,給臺灣經濟注入了活力,為臺灣迎來亞洲“四小龍&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