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是繁榮,問題是問題” 2017電視劇“大年”的偶然與必然
年度電視?。骸度嗣竦拿x》《白夜追兇》
責任編輯:邢人儼
《人民的名義》以一家改制國企的員工群體性事件為引爆點,牽出一連串腐敗案件,涉事的包括從基層到副國級的各級別官員。該劇塑造了近百個有名有姓的人物,故事細節豐富,展現了腐敗生態的復雜面貌。該劇從收視率到影響力,都是2017年的一大現象。
(本文首發于2018年2月22日《南方周末》)
嘉賓
李星文(劇評人)
五百(電視劇導演、《白夜追兇》制片人)
e姐狼小蓓(電視劇自媒體運營者)
主持
南方周末記者 劉悠翔
網劇進入了成年期。
再好的創意、再密實的戲劇結構、再精彩的人物關系、再強的情節沖突,也經不起注水。不解決這個,電視劇會越來越失去藝術的成色。
年度電視?。骸度嗣竦拿x》《白夜追兇》
“觀眾都不是傻子, 他們的要求很高”
南方周末:你們覺得2017年是電視劇(含網劇)大年嗎?
李星文:2017 年是兩翼齊飛的 電視劇大年——以電視屏幕為播出平臺的傳統電視劇和純網劇都出現了代表作 ; 以《人民的名義》《白鹿原》(也包括《軍師聯盟》)為代表的正劇,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喬傳》《那年花開月正圓》這一類女性導向的商業劇都有各自的反響。
五百:相對于“大年”,不知何年會被界定為“電視劇小年”。電影市場表現低迷,導致大量資本和制作方涌入電視劇市場。
e姐:2017年,很多一線電影演員參演電視劇。一是利益太可觀了,從回報率來看,電影的片酬遠遠不如演完一整部電視劇的收入。另外,很多電影演員沒有所謂的粉絲團,但現在是社群經濟,必須下地來維護你的粉團。年輕觀眾關注電視劇、綜藝更多,你要是不上綜藝,不拍電視劇,大家覺得你沒有親切感。
南方周末:2017年出現了多部收視和口碑雙贏的網劇,結合行業當下的發展,有哪些原因?
李星文:網劇早就有了,《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這些是段子網劇。2014年是所謂的“網劇元年”, 開始有了長篇連續網劇《暗黑者》《靈魂擺渡》。2017年,以《河神》《無證之罪》《白夜追兇》為代表,網劇進入了一個成年期。
現在,一線衛視播的電視劇,首先要求有大明星,還要買假收視率,一下把成本抬上去了;只有播一個很長的劇、通過“注水”讓電視劇在短期內變長,才能收回成本,甚至盈利。網劇剔除了電視劇發展過程中的一些積弊。它可以沒有那么大的投資、不用那些大牌的演員和幕后班底,也可以“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12集也行、24集也行,很少有40集以上的網??;可以說回到了電視劇原生年代,符合影視創作的基本規律?,F在拍網劇的不光有“北電幫”“中傳幫”,還有五百的團隊、河北石家莊的《毛騙》劇組等。人才成長起來,好作品也就水到渠成。
南方周末:網劇的特性對創作會產生什么影響?
五百:網劇受限于成本,卻仍能享受題材和發行的紅利。視頻平臺對題材的包容性、網劇受眾的年輕化,留給創作者很大的創作空間。小成本倒逼更多機會被放出來,年輕導演、年輕演員、新興的制作團隊紛紛崛起。像《白夜追兇》的導演王偉,1988年出生,這個年齡的人在傳統電視劇行業可能很難有機會獨立導演一部作品。
播放媒介的發展讓觀眾和主演實現了零距離互動?!栋滓棺穬础飞暇€第一天,大量彈幕評論在討論劇情。我們能在第一時間直觀地看到觀眾的反應,他們喜歡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是可以再調整的。觀眾都不是傻子,他們的要求很高,我們必須拍出好東西,他們才會埋單。
e姐:網劇行業的人才比較年輕,更容易把新觀念運用到網劇里。比如《白夜追兇》的鏡頭、節奏都很國際化,跟美劇的節奏很像,所以國外的公司才會買下海外發行權。網劇現在還享受著題材的紅利。1999年的《12·1 槍殺大案》之后,電視臺刑偵劇的審批就收縮了,《白夜追兇》在衛視劇場是難以制作播出的。2017年的網劇《顫抖吧! 阿部》,里面的元素有外星來客、穿越、戲說歷史,在電視臺可能都不能通過審批。
網劇能吸引一些新人演員,比如《河神》的李現、《小美好》的胡一天;或者沒有那么熱的演員,比如潘粵明。 潘粵明沉寂了很久,不屬于有人氣、有流量的一線演員,很少有電視劇投資人冒險找他演男一號。當時他也沒想到自己會紅,《白夜追兇》播出之后,潘粵明可以說是國內“一線”了。
臺播劇播了,你怎么評論它也是一個成品了。但是即拍即播的網劇不一樣,網劇跟觀眾的互動更多。2017年的《你好,舊時光》,劇組根據觀眾的不滿情緒補拍了另一個結尾。在電視機屏幕上看劇,不能及時跟觀劇的網友討論,而網劇有一大優勢就是播的時候有彈幕?!盾妿熉撁恕肥且徊啃c很多的網劇,很多同好會在上面發彈幕,源源不斷地發掘笑點、萌點,這部劇的口碑就上來了。
在歷史劇和偶像劇之間安營扎宅
南方周末:就收視率和影響力而言,《人民的名義》堪稱2017年的“劇王”。與2000年前后集中出現的反腐大劇相比,《人民的名義》有哪些突破?
e姐:它是周梅森沉寂很久后推出的作品,鉚足勁放大招的感覺。貪官趙德漢家里堆著一面墻的錢,以前的反腐劇比較少這種很“高能”的開頭?!度嗣竦拿x》情節濃度大,從個案到連環扣很多,人物也很密集。反貪局長陳海剛剛找到一個線人,立馬就被車撞成植物人,情節推進很快。
南方周末:《人民的名義》之后,為什么沒有像許多人預期的那樣,出現新一波的反腐劇熱潮?
李星文:《人民的名義》之后,大家的預期不是反腐劇熱潮,是這個花開得太紅了、太艷了,類似的花就很難開了“,我花開后百花殺”。
南方周末:《白鹿原》收視率與口碑的長期倒掛,對相關文學改編劇可能帶來怎樣的啟示?
李星文:所謂的收視率和口碑倒掛是一個偽命題。對于《白鹿原》這樣的作品,不能拿收視率來說事, 它就是擁有收視率考核的豁免權。在這個時代,有人愿意花巨資投拍這么一部作品,本身就是非常罕見的事。至于收視率低,在世界范圍內,精英文學的受眾也一定是低于地攤文學的。
它還是有一個好的帶頭作用。像《白鹿原》這樣帶有一點禁忌色彩的作品,只要做得還不錯,官方是可以放心的?!栋茁乖防镉星樯鑼?關于革命的重塑、回憶、定性,還有一些怪力亂神,通過改編,這些都沒有成為事。電視臺也還敢播,安徽衛視和江蘇衛視這兩個首播平臺勇氣可嘉。對于這類旨在普及文學、提升觀眾審美水平的劇作來說,不賺錢,或者微利,就是很好的項目。
南方周末:三國故事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題材之一,《軍師聯盟》卻仍然能讓人眼前一亮,這反映出歷史(名著) 劇怎樣的迭代和創新?
e姐:《軍師聯盟》的網絡感比較重,敘事手法不是那么嚴肅。在“大事不虛”的框架之下,加入了一些現代的、快節奏的細節,包括司馬懿和兒子互相吐槽,像沒頭腦和不高興, 相愛相殺?!盾妿熉撁恕纷畛晒Φ氖前褮v史正劇“二次元化”的處理——它在網播時的彈幕會貢獻出很多值得挖掘的可以在二次元,包括在社交媒體上發酵點。每一個鏡頭都會有很多腦洞特別大的點評,分析這些彈幕對歷史劇的制作和營銷都會有一些幫助。
李星文:《軍師聯盟》有傳統歷史正劇的基因,又帶著這些年發展起來的更加流行、時尚的審美趣味。它的價值訴求還是偏于傳統的,尤其是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判、歷史事件的定性,還有戲劇邏輯的推演,都屬于傳統戲劇范疇。但它的影像、鏡頭、服裝又吸取了近些年的成果。最值得借鑒的就是一絲不茍、不惜成本的制作精神,“橫店釘子戶”不是白當的,時間投入進去之后,影像上是看得見的。
從2015年的《瑯琊榜》到2017年的《軍師聯盟》,都在歷史劇和偶像劇之間安營扎寨。只不過《瑯琊 榜》相對更架空,偶像劇的成分多一 點,正劇的成分少一點;而《軍師聯盟》歷史劇的成分多一點,偶像劇的成分會少一點。
《軍師聯盟》的主創人員不認為它是一部歷史劇。因為關于司馬懿的歷史記載很少,這部戲大部分的內容章節都是在歷史空隙處做文章,嚴格說起來,盡管符合歷史精神,但如果拿史實和劇情比較的話, 應該沒有太多重合處。
像之前《雍正王朝》《大明王朝 1566》這些“泛政治寓言歷史劇”,有強烈的“借古喻今”的愿望和情懷。這在《軍師聯盟》里不太能看到,但能看到主演吳秀波和導演張永新對生活和人生的理解。所以,從價值表達、歷史認知來看,它可以算歷史劇,但還不如老前輩們那么深刻、有力。
要“職業”還是要“劇”
南方周末:2017年還出現了多部國產職場劇,如何評價它們的表現和水準?
e姐:比如《急診科醫生》,它已經是國產醫療劇里最少講感情的了。我的很多讀者吐槽,感覺就是在看醫療、看急診科?!锻饪骑L云》的感情成分會更多一點。職場劇也是劇,不是紀錄片,它有情感也是很正常的。職場劇會有一個悖論,到底是要“職業”,還是要“劇”。“職業”太多,戲劇太少,不行;但是戲劇太多,沖淡了“職業”,也會被吐槽。
香港醫療劇《妙手仁心》算很成功的了,大家覺得好看,而且也很專業。因為它真的在醫學專業人士的指點下,真槍實彈地拍攝。另外,它對醫生、病人的人性和情感關系刻畫得非常好?!都痹\科醫生》在情感、人物個性方面可能讓人覺得比較干澀。
律政劇和醫療劇不一樣,那些官司多狗血啊,有兇殺、情夫,又有謀奪遺產,不需要感情戲,戲劇性已經夠了。醫療劇的每一個故事就是一個醫療過程,你在電視上看做手術會比看官司更興奮嗎?
李星文:2017年最成功的兩部行業劇就是《外科風云》和《急診科醫生》。這是中國最頂級的兩個團隊——正午陽光和鄭曉龍團隊打造的,從劇本到拍攝、制作,從演員陣容到表演,都是水準之作,調性也是官方所提倡的“風格明亮的現實主義”。缺點是整體上都太強調溫暖了,作為行業劇該有的棱角和批判精神不足。
《獵場》《特勤精英》《碧海雄心》都還可以,但各有各的缺點?!东C場》的題材非常新鮮,把神秘的獵頭行業 呈現在觀眾面前,在中國是第一部; 同時用了很多諜戰戲的方法,把一個人從低于水平線到理想主義人格的成長過程展現得非常好。但《獵場》的節奏有些慢,拖得有些長,如果五十多集變成40集,就會緊湊凝練很多?!侗毯P坌摹肺鋺蚧舜蠊し?文戲還需要再錘煉一下?!短厍诰ⅰ芬彩且粋€新團隊拍的,在“行業”這兩個字上下足了工夫,激情足夠,整體流暢自然方面還需要再加把勁。
南方周末:中國觀眾對諜戰劇也非常熟悉,2017年底播出的《風箏》有哪些突破?
李星文:《風箏》的突破基本都停在導演版里了。目前大家看到的版本,可以說把間諜這份工作的糾結、虐心做到了極致。鄭耀先一輩子就干了兩件事,上半輩子戰斗在敵人心臟里,不得不經常直面共產黨同志的死,有時候還不得不親自送他們一程;下半生的時候,作為在新中國繼續潛伏的特勤人員,他又不得不把在軍統潛伏期間所交的一幫好兄弟,一個一個設計抓住,看他們被打成篩子或者最后被處決。他始終處在正常人倫和職業驅使撕裂出的巨大疼痛中,這比《懸崖》做得更極致。
e姐:《風箏》已經壓了三年,再拿出來播,大家就會覺得很驚嘆。那時,國產電視劇不長,就像幾年前的《潛伏》,但是在有限的篇幅里高密度地講清了一個故事?,F在的劇非常長,七八十集的多得是。觀眾突然看到一部不注水的劇,就會覺得它很燒腦、很驚艷?!讹L箏》故事的年份卡得比較稀奇,大部分諜戰劇像《潛伏》《暗算》都是1949年前的故事,《風箏》把主角寫到了1949年后, 所以叫它諜戰劇也不是特別準確, 可能“反特”會比較好。這個時間跨度決定了這個人物會有多復雜、多虐心,(所展現的)價值觀和面對歷史考驗時的人性,也就會更深刻。
讓IP回到它該在的地方
南方周末:電視劇抄襲是2017年行業內的熱門話題之一,抄襲對整個行業的危害有多大?
李星文:抄襲主要發生在IP劇里,其中主要是言情劇。這是網絡小說在野蠻生長過程中的‘原罪”之一。當時很多人都是業余作者,最初開始學習寫作的時候,版權意識不是那么清晰,自我要求也不那么嚴格,有時會有意識地模仿,甚至照搬。網絡IP突然崛起后,當初一些寫著玩的、并沒有太當回事的東西也可以賣很高的價錢“,原罪”也就凸顯出來了。如果他們承認,商業就無法往下進行了,也不是一個人的事;不承認,罪狀和罪證又是明擺著的。 只能等這一波IP風過去,讓IP回到它該在的地方,大家不要一哄而上,搶著拍一些不怎么樣的東西。
e姐:抄襲侵害了原作者的利益,原作者想出來的原創梗,被你換了一個名字,換了一種畫風,你還賣出了大錢,原作者維權,還會被你的粉絲罵,有一種抄襲無罪、山寨有理的感覺。資本看到紅利,不會管你是不是抄的,就把你捧到天上去。抄襲者被捧到天上去,對整個原創環境是不利的。
南方周末:行業里還有哪些丞待解決的問題被“電視劇大年”的繁榮景象所掩蓋?
e姐:比如對女性題材的誤讀。2017年有很多劇,表面上大女主,其實是“瑪麗蘇”。在一部宣揚女人靠自己才能成功的電視劇里,女主角其實都在靠男人,最終成功是因為很多男人在幫她,這就是“瑪麗蘇”?!段业那鞍肷酚幸粋€細節,女主角子君重返職場后,前夫看到她突然會用兩種顏色的筆做筆記了, 就說“你這么厲害”。這不是初中生都會的嗎?“瑪麗蘇”就是這樣,她們哪怕學會了掃地,她們的觀音兵也會叫好的。女性題材已經被誤讀了好幾年了,被推到巔峰,就是因為那種大女主、大IP劇,2017年依然存在很大一批。很多人意識到這一點,這種 劇可能在2018年會被反噬。
第二是對流量演員的追捧,忽視演技,造成角色立不住而被吐槽。只要資本在追逐這個市場,這個現象短期內是改變不了的。但小花小生們就算空洞,起碼不要摳圖吧,太不尊重觀眾了。
李星文:從創作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注水。再好的創意、再密實的戲劇結構、再精彩的人物關系、再強的情節沖突,也經不起注水。不解決這個,電視劇會越來越失去藝術的成色,就很難再說它是藝術作品了。
從播出環節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收視造假。收視造假造成了優劣評判的紊亂,直接導致觀眾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因為爛片可能通過買收視,看上去播得很好,好片也可能因為被人買走了收視,最后不能獲得合適的回報。這也導致電視劇的成本越來越高,現在一晚上播兩集電視劇,可能需要付出八九十萬的收視維護費,如果再乘以80集,是多大一筆錢?一個電視劇的利潤能有多大啊?獨播還好,如果兩個臺都要首播,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這個問題并不會被創作的繁榮掩蓋, 問題就是問題,繁榮是繁榮,創作上確實出現了一些好跡象,但有些問題也在加劇,假收視率的問題就在加劇,黑洞越來越大。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