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的衛星互聯網計劃
人稱“硅谷鋼鐵俠”的SpaceX 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埃隆·馬斯克說,這個前所未有的衛星通信網絡將“使寬帶網絡的速度達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的180倍”。
責任編輯:聶寒非
埃隆·馬斯克估計,單顆衛星的制造和發射成本將會降到略超過100萬美元的程度,而整個星鏈計劃的成本大約會超過100億美元。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1日《南方周末》)
人稱“硅谷鋼鐵俠”的SpaceX 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埃隆·馬斯克說,這個前所未有的衛星通信網絡將“使寬帶網絡的速度達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的180倍”。
北京時間2018年2月22日22時17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1枚“獵鷹9號”火箭。這枚火箭上搭載了3顆衛星,其中有兩顆是同一型號的通信衛星,分別叫做“丁丁A”和“丁丁B”——顯然來自比利時著名漫畫《丁丁歷險記》里那位環游全球的主角。
這兩個“丁丁”的目的,是為了驗證“星鏈”(Starlink)衛星星座計劃的可行性。2015年,SpaceX開始著手這個歷史上最龐大的衛星通信項目,計劃在未來幾年內發射12000顆通信衛星,在不同高度的軌道上覆蓋全球,并且為地球上任何位置的用戶提供高達1Gbps的無線寬帶上網服務。有了這樣的網絡速度和覆蓋率,人們可以實現許多以前難以想象的網絡使用方式,讓移動通信走進下一個時代。
人稱“硅谷鋼鐵俠”的SpaceX 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埃隆·馬斯克說,這個前所未有的衛星通信網絡將“使寬帶網絡的速度達到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的180倍”。
達到5G標準
1Gbps的上網速率,足以讓用戶在1秒鐘下載32首歌曲,或者1分鐘內下載1部高清電影。即使對于有線寬帶網絡來說,這也算得上是高速了。目前,這樣的高速有線寬帶網絡只在很少的幾個小城市中有實驗性的應用,還遠遠沒有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而在無線寬帶中,這是下一代通信標準(5G)才能達到的目標。
現在,埃隆·馬斯克想要通過衛星通信技術來達到這個目標。
衛星通信技術已經有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