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學豈為稻粱謀?
隨著高等教育大發展,相當一部分或者科研動機不純的、或者科研能力低下的、又或者根本沒有科研能力的人混進了高?;蚩蒲袉挝?。
責任編輯:戴志勇
學者不該有貪欲,一個有強烈物質匱乏感的人不適合做學問,也做不好學問。圖為莫斯科大學M.V.羅蒙諾索夫大樓。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1日《南方周末》)
隨著高等教育大發展,相當一部分或者科研動機不純的、或者科研能力低下的、又或者根本沒有科研能力的人混進了高?;蚩蒲袉挝?。我本人可能屬于那種科研能力低下的。但既然已經混入了科研隊伍,那就只能不斷地去學習和提高自己了。
前些時,我有幸去參加了一個俄羅斯朋友的生日宴會。在座的大都是莫斯科大學歷史系的老師或者系友。大家從列寧、斯大林聊到毛澤東、鄧小平,從東正教、佛教、道教聊到俄羅斯和中國的民間信仰,從《道德經》聊到《論語》……話題一直都是那么的學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