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損害青少年的大腦?

將青少年面臨的問題歸因于新科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創傷和貧窮帶來的影響更加深遠。

責任編輯:朱力遠

在無盡的娛樂信息的吸引下,讓青少年把手機關閉顯得格外困難,這的確是一種不良影響。(環球科學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1日《南方周末》)

社交媒體常常被認為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罪魁禍首。但是智能手機帶來的一些消極影響,與更少的睡眠有關,而不是社交應用本身。將青少年面臨的問題歸因于新科技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創傷和貧窮帶來的影響更加深遠。

新聞報道指出,青少年深愛的智能手機,正在損害他們的精神健康,讓他們在社交上更加孤立。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一項于2017年發表在《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雜志上的研究發現,跟以往年代的青少年相比,今天的青少年更少喝酒、發生性行為、懷孕、開車、約會和工作。

這項研究由圣地亞哥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珍·特文吉(Jean Twenge)開展。特文吉認為這些看上去積極的趨勢,其實在本質上是消極的:這是對長大的不情愿,令人擔憂。她列舉了一些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變得更差的統計指標,并將這種負面狀況歸因于智能手機。她寫道,“有充足的證據表明,我們交到青少年手中的設備,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他們變得非常不幸福”。

這些故事只是最近的一次報道熱潮。早在2015年,當麻省理工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謝麗·特克爾(Sherry Turkle)出版了《恢復溝通:談話在數字時代的力量》一書時,就引發了數十篇熱點報道。特克爾認為,使用電子設備溝通具有間斷性和孤立性,導致青少年和成年人正在喪失理解和關注彼此的能力,而這些正是人之所以為人的能力。

青春期開始時,青少年的大腦有著很強的可塑性。“在大腦可塑性較強的這段時間里,任何經歷都有可能影響大腦。”美國天普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勞倫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說。兒童的大腦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父母、朋友和學校。“智能手機沒有什么獨特的重要性。即便如此,人們花大量時間做的事情還是對大腦有著更大的影響。”

科學家才剛剛開始理解,使用智能手機會如何影響青少年發展,既包括對行為的影響,也包括對大腦神經的影響。已經清楚的是,電子設備影響青少年大腦的程度取決于他們使用這些設備的方式、他們為了玩智能手機而不再做的事情,以及他們在家中和其他地方使用智能手機的社會環境。

我們知道和不知道的

目前在天普大學讀博士后的勞倫·謝爾曼(Lauren Sherman),在2015年目睹了社會對智能手機和青少年的錯誤恐慌。謝爾曼知道,青少年對獎賞更敏感。與兒童和成年人相比,他們的大腦與獎賞有關的腦區激活程度更高。因此,她想探索青少年的大腦神經對社交媒體的“點贊”(likes)有什么反應。謝爾曼邀請了一群高中生來到實驗室,請他們在一個核磁共振掃描裝置中瀏覽Instagram(圖片社交軟件)。謝爾曼對自己的帖子做了一些安排,從而一部分高中生看到的都是點贊多的帖子,另一部分看到的都是點贊很少的帖子。另外,在這項研究中,高中生也提交了他們自己的照片。

如果高中生認為某些圖片已經很受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