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當“頭家”,我在村廟守夜

“至于你們信不信,遵照自己的內心便是?!?/blockquote>

責任編輯:呂宗恕

(農健/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1日《南方周末》)

【新春走基層·記者回家】一年一度,回鄉過年后的“我”又與你相見。擁抱親情的“我”,卸下在外的一切武裝,以兒女與記者的雙重視角,感悟生活冷暖與時代脈動:

70后的“我”,以合乎期待的習俗辦完了母親的喪事,方能獨自一人涕零;80后的“我”,父母堅守傳統信仰,只為游子回家時還能尋回兒時的年味;90后的“我”,試圖逃離逼婚的恐懼,又渴望“疾馳回家的列車再快一些”……

此刻的“我”和你一樣步履不停,為夢想,更為下一次更好地回家。

 

失去了農耕基礎,傳統鄉土社會逐漸被稀釋,變得模糊、游離而陌生。世代傳承的習俗能否接續,也成了需要擔心的問題。

是資格,也是義務

臨近春節,母親便交代:結婚頭一年,最好回來過年,要當“頭家”。又補充道:也沒啥,到時候我替你去便是。

在閩南,“頭家”常用以稱呼店鋪老板,也指民間祭祀的主事人。以我家所在村子為例,過去一年新婚的男丁,才有資格當“頭家”。

“當‘頭家’,一輩子就這一次。”煌伯告訴我?;筒赀^七旬,與我父親同屬蘇氏宜字輩,已在本村的三仙殿主持了三十多年的廟事。

三仙殿主要供奉玄天上帝,即道教中的真武大帝,也是武當山供奉的主神。廟里每年舉辦三次祭典,“頭家”的職責就是籌備祭典事宜。

祭典的日子也叫“封建日”。在我兒時,村里的&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