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一月之后
汶川大地震過去整整一月,那里的人們現在怎樣?
逝去的生命頻頻被人們紀念,黃土新冢旁依舊難掩哀傷,廢墟塵埃中有人繼續在奔忙, 流離的人兒正在返鄉。
支起又被收攏的帳篷,廢墟上臨時搭建的板房,吃飯、搓衣,兒童在嬉戲,花兒倔強地在風里面在開放.......
責任編輯:merak
汶川大地震過去整整一月,那里的人們現在怎樣?
逝去的生命頻頻被人們紀念,黃土新冢旁依舊難掩哀傷,廢墟塵埃中有人繼續在奔忙, 流離的人兒正在返鄉。
支起又被收攏的帳篷,廢墟上臨時搭建的板房,吃飯、搓衣,兒童在嬉戲,花兒倔強地在風里面在開放.......
6月12日,一名受災婦女帶著孩子在汶川映秀鎮遇難者公墓祭掃。
汶川映秀鎮建起的成片整齊的板房(6月12日攝)。 6月12日,汶川大地震過去整一個月。震中映秀鎮受災群眾情緒穩定,各項安置重建工作井然有序。
武警成都指揮學院學員在汶川映秀鎮漁子溪村幫助受災群眾清理廢墟,準備搭建板房。
青川中學學生合唱《感恩的心》。 6月12日,四川廣元市青川中學舉行紀念活動,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死難的同胞,并表達對社會各界向災區提供援助的感謝。
6月11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受災群眾穿過地震廢墟。
6月12日,清平小學學生莫友勤在綿竹市體育場帳篷安置點自己洗衣服。
在甘肅省文縣元茨頭村青水坪社,受災農民張代云正在晾曬災后搶收的小麥。
幾名綿陽市民拆除富樂山上的帳篷,準備回家。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四川綿陽接連經受了八 級大地震與2.4億立方米“懸湖”的雙重考驗。6月11日起,綿陽市民陸續返回家中,這座城市開始恢復活力。
由四川省成都市紅十字會援建的“幸福家園”一期工程――一萬平米賑災安置板房在都江堰建成,首批1400多名受災群眾正式入住。
幾名兒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幸福家園”板房區玩耍。
6月12日,在北川縣擂鼓鎮一處地震后的廢墟旁,一株鮮花盛開。
網絡編輯:merak lao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