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整治令”后首個周末記者走訪的教學點是這副模樣……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聯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聯合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
“培訓機構整治令”落地后的首個周末,學生們怎樣度過新學期的第一個雙休日呢?培訓機構的“生意”怎樣呢?
學生依然忙著趕場
周六(3日)上午9點
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明師教育一教學點
20余間課室
超六成教室燈火通明
學生正在補習
每班有8到20名學生
某課外輔導機構教學點的教室內,十余名學生正在上課。
某課外輔導機構教學點的教室內,十余名學生正在上課。
記者在班級門口的課程表看到
周末兩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7點多
一些課室都排滿了課程
課程內容涉及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
每個班級都標注了“尖子班”“提高班”等班型
教學點工作人員表示
因為班級的報名基本在寒假前就完成了
所以“培訓機構整治令”并未對開課造成影響
廣州天河區龍文教育某教學點,孩子們騎著共享單車來上課。
廣州天河區龍文教育某教學點,孩子們騎著共享單車來上課。
在廣州市天河區一家名為龍文教育的培訓機構內
面積不大的教學區域被分割成20間獨立課室
每間課室僅有約兩平方米
每個課室都在進行“一位老師對一個學生”的輔導
機構負責人介紹,他們并沒有接到任何暫停開課的通知,教學方法依然是機構所提倡的“1對1個性化全日制”輔導模式。目前中小學剛剛開學,報名的家長主要是針對孩子課內知識的鞏固,報名人數和往年基本持平。
一些奇怪的現象…
相較于培訓機構教學點內的門庭若市
開設在街邊顯眼位置的咨詢門店卻大門緊閉
越秀區一家卓越教育門店就是其中之一
記者通過門口張貼的課程咨詢聯系電話取得聯絡
對方回應“咨詢點還未正式投入使用”
部分培訓機構門店大門緊閉。
部分培訓機構門店大門緊閉。
這樣的周末,學生還沒習慣…
正在就讀初二年級的崔同學
是周末補習大軍中的一員
她報的補習課程是8人小班
上課間隙,學生在補習機構走廊的休息區學習。
上課間隙,學生在補習機構走廊的休息區學習。
10時課程結束
崔同學在培訓班走廊的休息區坐下來
完成課內的一份英語作業
因為下午還要進行一對一的英語補習
所以要盡快完成英語作業
中午她要在培訓機構附近簡單解決午飯
小學六年,因為感覺課程簡單,崔同學沒有上過一天補習班。初中科目和課量的陡增,讓她感到不太適應,家人看到第一個學期的成績單后,從“淡定”開始轉為“不淡定”了。但是這意味著,往后崔同學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剛開學,其實作業還不是很多,以后可能會更忙。
離開校園、又踏進課室
離開校園、又踏進課室。
這個周末
像崔同學這樣“趕在路上”的不少
據3月1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的《從應試教育突圍——中小學生“減負”問題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學生報告的平均每周課外學習時間13.8小時,加上校外輔導和私人家教,每周校外學習時間達17小時左右。
家長:陪孩子補習,這就是現實…
補習成常態
很難有人置身事外
不少家長反映
補習班確實對提升成績有效果
如果自家孩子不上
很容易“不進則退”
在廣州番禺學而思某教學點,家長正在休息區等孩子放學。
在廣州番禺學而思某教學點,家長正在休息區等孩子放學。
黃女士的女兒今年讀小學四年級
這個學期她幫女兒報了數學班和英語班
起初她對數學班的教學內容是有點“抗拒”的
但自從聽說“小升初”有些學校的面試題
可能會涉及這些內容
而學校老師又不會教這些
她只能讓孩子提早適應
孩子現在一次課大概一百多元,每周上兩科大概是300多元的費用。對于大部分廣州工薪階級還是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女兒課內的作業很少,參加培訓班后的練習量其實也不多,每門課一星期有一到兩次的作業,每次最多半個小時可以完成?,F實就是這樣。
“超綱搶跑”難以界定…
根據教育部的《通知》
教學內容屬于“超綱教學”“提前教學”
還是“強化應試”
對于這點未作明確規定
? 在走訪中,不少培訓機構的宣傳單內仍有“拿高分”“小升高快速提分”等宣傳標語,這種“應試”宣傳是否有違規定?
? 在暑假常見的“幼升小銜接班”“小升初銜接班”“初升高銜接班”則是將后一學段的內容提前教學,是否涉及超前教學?
? 有關培訓機構課程顧問則表示,課程內容主要是根據學生目前的水平進行針對輔導,查漏補缺,不存在“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現象。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
明確界定超綱教學、提前教學
可以讓培訓機構在開展培訓業務時
有明確的底線
同時也避免教育行政部門監管無據
你覺得補習班有必要嗎?
歡迎留言!
(來源:南方日報)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