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車輪子上的國家”為何重新呼吁讓城市適合行走和騎車?
住在郊區的人,由于開車上下班,更缺乏鍛煉。
責任編輯:劉小磊
Hardy,L.(2017).The embrace of buildings:a second look at walkable city neighborhoods.Grand Rapids,MI:Calvin College Press.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8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一個在“車輪子上的國家”,為何重新呼吁讓城市適合行走和騎車?》)
2016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報告稱,美國70.7%以上成年人體重超標,缺乏應有的運動是最為關鍵的原因。住在郊區的人,由于開車上下班,更缺乏鍛煉。
密歇根的加爾文學院(Calvin College)哲學教授李·哈代(Lee Hardy)多次旅居海外。作為哲學家,德國科隆那樣適合行人的歐洲城市,讓他漫步與遐想。路在腳下而非輪下的城市,給人人道、和諧、愉快的感覺。相對于鄉村和郊區,中國城市也資源集中,設施優良,生活便利?;氐奖泵?,內城則是臟亂差的別名,高犯罪率的象征。城市中心被空心化,凋敝如中國鄉村。哈代寫了一本有趣的小書,叫《擁抱建筑:反思可散步的社區》。
美國有錢人逃離城市,進入郊區,包括中產階層集中的近郊(suburban)和富人居住的遠郊(exurban)。后者也稱“臥室社區”:人們白天在城里工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