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如何引導孩子與人為善?
做好日常生活的細節,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做一個實實在在、謙虛有禮、自強、自律、自愛、友好的公民
責任編輯:戴志勇
《美國小學如何引導孩子與人為善?》做好日常生活的細節,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做一個實實在在、謙虛有禮、自強、自律、自愛、友好的公民。東方IC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8日《南方周末》)
做好日常生活的細節,才是最有效的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做一個實實在在、謙虛有禮、自強、自律、自愛、友好的公民
眾所周知,美國法律對一個人的個性、私隱與權益等的保護,極其嚴格。生活在美國,許多家長常常教育孩子,一些行為絕不能做,如:以不禮貌的手勢對著別人,以嘲笑口吻對著他人說笑,隨意觸碰他人身體的私隱部位,在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上飲食,公共場合大聲說話,等等;即使別人頭發一團糟,或染成五顏六色,身著奇裝異服,也不得指指點點,不能背后議人是非,不能隨便評價同學,等等??鬃铀叱?ldquo;已欲不施勿施于人”,也是美國教育理念的核心。
似乎整個社會充滿條條框框,都是“不能”“不要”“不允許&r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