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的“家”是什么?
先秦時代說的“家”,則指規模更大的社會中間組織,是一種小共同體,規模比現代核心小家庭大得多,是社會治理的重要部分
責任編輯:戴志勇
中國的平民普遍有姓,這個在人類歷史上非常少見,至遲在西漢晚期,社會最底層的平民也擁有了自己的姓。因為秦朝毀滅了所有先秦的貴族世家,漢代平民的精英便嘗試模仿先秦貴族,去建立姓和家族組織。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8日《南方周末》)
先秦時代說的“家”,則指規模更大的社會中間組織,是一種小共同體,規模比現代核心小家庭大得多,是社會治理的重要部分
人們對“修身齊家”的說法都很熟悉,但這個“家”具體是什么意思?現在說起“家”,一般都是兩口子加個小孩的核心小家庭。但先秦時代說的“家”,則指規模更大的社會中間組織,是一種小共同體,規模比現代核心小家庭大得多,是社會治理的重要部分?!墩撜Z》《禮記》都提到過“百乘之家”,意思是能出動一百輛戰車的“家”,一些“家”內部還有家大夫、室老、家相一類的家臣,所以先秦的“家”是有較大規模的自治小共同體。
很多人解讀“家”字,根據字形臆測說是家庭在室內養豬。但從甲骨文來看,“家”最初是指祭祀先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