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剛剛,王毅這些話很提氣!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上午10時舉行記者會,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習近平主席親自擘畫和推進了精彩紛呈的元首外交
元首外交是國際交往的最高形態,有著其他交往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戰略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設計師,親自擘畫和推進了精彩紛呈的元首外交。
習主席遍訪世界57個國家,接待了110多位外國元首訪華,這些重大的外交行動不僅極大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有效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也為解決當今許多全球性問題指明了方向。
而習主席本人的領袖風范和人格魅力,也使很多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領導人都成為了他的好朋友,成為了中國的好朋友。
2018年中國外交亮點主要體現在四大主場活動上
2018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國外交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拿出新作為、展現新氣象。今年的中國外交亮點主要體現在四大主場活動上。
一是4月在海南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主旋律是改革開放。今年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本屆年會將總結改革開放成功經驗,展示新時代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前景。
二是6月在青島舉行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主旋律是弘揚“上海精神”。擴員后的上合組織將重溫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開啟上合組織發展壯大的新征程。
三是9月在北京舉行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主旋律是“一帶一路”。非洲各國的兄弟姐妹將會以這次峰會為契機,全方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中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
四是11月在上海首次舉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旋律是市場開放。中國將向世界張開雙臂,展現市場潛力,歡迎各國參與和分享中國發展的新機遇。
“雙暫停”倡議為南北改善關系營造最基本條件
我們看到朝韓雙方抓住冬奧會的契機開展了一系列密集互動,南北關系迅速解凍,這為冰封已久的半島形勢注入了一股久違的暖流。發生這樣的變化有人似乎感到困惑,但其實是情理當中。
我們看到冬奧會期間,朝鮮并沒有進行新的核導實驗,美國、韓國也暫停了針對朝鮮的軍演。
事實證明,中方提出的“雙暫停”倡議是一劑對癥下藥的良方,為南北改善關系營造了最基本的條件。
中美可以有競爭,不必做對手,更需當伙伴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合作將造福兩國,也將惠及世界。
如果說中美之間有競爭的話,那也應該是良性和積極競爭,這在國際交往當中也是很正常的。
換句話說,中美可以有競爭,不必做對手,更需當伙伴。
中國參與解決熱點問題 始終堅持有所為也有所不為
中國參與解決熱點問題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始終堅持有所為也有所不為。歸納起來有三條,就是和平性、正當性和建設性。
和平性就是堅持政治解決方向,主張通過對話談判解決任何矛盾分歧,堅決反對使用武力;
正當性就是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尊重當事國的主權和意愿,堅決反對強加于人;
建設性就是堅持客觀公正立場,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來斡旋調停,堅決反對謀取私利。
這三個特色來源于中國優秀的文化傳統,植根于中國外交的成功實踐,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也為解決當今世界各種沖突和挑戰提供了正確導向和積極借鑒。
中俄深化合作沒有止境 中俄關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們對中俄關系的前景始終充滿信心,我們的信心來自于兩國元首結下的深厚友誼和互信,這將是繼續引領兩國關系發展的根本保障。
我們的信心還來自于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的不斷深化;
來源于在彼此核心利益上堅定的相互支持;
也來自于在國際事務當中的密切協作以及兩國各界日益頻繁的交流往來。
總之,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穩如泰山。中俄深化合作沒有止境,中俄關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中國崩潰論”變成國際笑柄 新翻版更加不得人心
過去幾十年,西方一直在對中國作出各種評判和預測,歸納起來無非一種是“中國崩潰論”,一種是“中國威脅論”。
隨著中國的持續發展,“中國崩潰論”自己先崩潰了,變成了一個國際笑柄。“中國威脅論”雖然有了新的翻版,但卻更加不得人心。因為事實勝于雄辯。
服務國內發展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分內的事
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服務國內發展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分內的事。面對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要求,外交部將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更加積極有為地做好服務國內發展這篇大文章。
我們將適應新形勢,按照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為“走出去”、“引進來”、擴大對外合作創造更有利條件,為促進國內發展營造更良好國際環境。
我們將破解新課題,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打造地方省區市全球推介活動的增強版。
我們還將創辦反映重大改革開放舉措的專題推介,更有針對性地講好中國故事。比如今年我們將向全球推介雄安新區。扶貧工作外交部也從不缺位,將為打贏扶貧攻堅戰貢獻一份力量。
我們還將落實新要求,發揮好外交部和駐外機構遍布全球的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鋪路架橋,維護好我們國家的海外利益。
總之,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我們既要當對外工作的“排頭兵”,也要做服務發展的“實干家”。
“一帶一路”合作由參與方商量著辦 都在陽光下運作
“一帶一路”是中國提出的陽光倡議,共商、共建、共享是推進“一帶一路”的黃金法則,這六個字決定了“一帶一路”合作具有鮮明的平等性、開放性和普惠性。
也就是說,無論是規劃合作藍圖還是實施具體項目,都由參與方商量著辦,一切都在陽光下運作。
沒有一家獨大,而是各方平等參與;
沒有暗箱操作,而是堅持公開透明;
沒有贏者通吃,而是謀求互利共贏。
將繼續把東盟放在對外合作議程的首頁
2018年,我們將繼續把東盟放在對外合作議程的首頁,打造更高水平的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將推進三項重點工作。
一是規劃新藍圖。我們將和東盟一起制定《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實現“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發展規劃更好的對接。
二是培育新亮點,在政治安全、經貿、社會人文三大支柱之下開辟更多合作領域,增加更多的合作項目,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三是打造新高地,進一步培育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構建同東盟東部增長區的合作框架。
我們將繼續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早日達成。
中國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決心不可動搖 誠意始終如一
中國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決心不可動搖,誠意始終如一。
我們處理南海問題的立足點,是對中國人民負責,對歷史事實負責,對地區和平負責,對國際法治負責。這一立場堅如磐石,一以貫之。
歡迎非洲兄弟姐妹繼續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
對于中非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曾經精辟地指出:
中國與非洲國家是患難之交,患難之交不能忘。
因此,不管世界怎么變化,也不管別人說什么,中非之間的深厚友誼都牢不可破,中國對非真實親誠的理念也絕不會改變。
作為非洲國家的好兄弟和好伙伴,我們始終把非洲國家的需要和利益放在心上,想非洲之所想,急非洲之所急。非洲當前面臨著維護和平安全、促進振興發展這兩大任務,中國將根據非洲國家實際需要,加大對非洲熱點問題的斡旋,加強同各國在反恐、打擊海盜、防災減災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不斷提高非洲國家維護自身和平與安全的能力。
與此同時,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征程上,非洲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歡迎非洲兄弟姐妹繼續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
只要日方不猶豫、不折騰、不倒退 中國愿相向而行
我們看到這段時間日本方面采取了更為清晰、更為積極的對華政策,中日關系出現了難得的改善勢頭,中方對此表示歡迎。
只要日方不猶豫、不折騰、不倒退,客觀對待和認同中國的發展,中國愿意與日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動兩國關系回到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
再挑起冷戰已不合時宜 再搞小圈子對抗更沒有市場
這個世界上,各種話題層出不窮、花樣翻新,就像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浪花,一時引人耳目,轉瞬歸于平寂。
確實有些學者和媒體在渲染所謂的“印太戰略”是為了圍堵中國,但是我們看到四國官方立即表示無意針對任何國家,我希望他們說的是實話,也希望他們能夠言行一致。
至于“印太戰略”跟“一帶一路”有什么關系?“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了100多個國家的支持,它就在那里。當今時代,再挑起冷戰已經不合時宜,再搞小圈子對抗更沒有市場。
中印要龍象共舞 而不是龍象爭斗
中印關系保持著發展勢頭,也經歷了困難和考驗。在此過程中,中方既堅定維護了自身的正當權益,也積極顧全了中印關系的大局。
對于中印關系的發展前景,兩國領導人已經達成了重要戰略共識,那就是中印要龍象共舞,而不是龍象爭斗;中印1+1不僅等于2,更等于11。
希望亞太地區不同的自貿安排能夠形成良性互動
中國沒有參加CPTPP協定。但中國歷來是貿易自由化的堅定支持者,也是亞太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參與方。
2014年,正是在中國推動下,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正式啟動了亞太自貿區進程,而中國正在積極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也就是RCEP,是目前正在商談的覆蓋人口最多、成員構成最廣的自貿安排。
不管是RCEP還是CPTPP,只要順應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方向,符合透明、開放、包容原則,有利于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中方都持積極態度。
當然,我們也希望亞太地區各種不同的自貿安排能夠彼此溝通協調,形成良性互動,從各自角度為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揮建設性作用。
全球治理合作已成為中歐關系新的增長點
2018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
年初,法國馬克龍總統率先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中法關系展現出生機勃發的“龍馬精神”。之后,英國梅首相接踵而來,中英關系打造“黃金時代”的增強版。我們期待今年的中歐關系能夠高開高走,邁上新臺階。我們也樂見法國能夠為此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全球治理合作已成為中歐關系新的增長點,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是雙方的共同責任,商簽中歐投資保護協定有必要提速前進。
做好領保工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有三個利民好消息
領保是每年的必答題,因為它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利益,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作為外交部,做好領保工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8年,領保工作將在打造海外平安體系的道路上繼續前行。我在這里宣布三個利民的好消息:
第一是外交部正在推進領事保護與協助的立法工作,將在兩會之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歡迎大家踴躍參與,提出寶貴意見。
第二是我們將在已經開通的中國領事服務網、12308微信版、“領事之聲”微博等平臺基礎上,很快推出12308的手機APP,為大家提供更便捷的貼身服務。
第三是從明天開始,中國所有駐外使領館將統一大幅下調中國公民辦理領事認證的費用,降幅達到三分之二,初步估算每年將為中國公民和企業節約上千萬元人民幣。
推動青島峰會實現三大目標 開啟上合組織新時代
上合組織是在中國誕生的,青島峰會是擴員后的首次峰會。我們歡迎上合峰會再次在中國舉行,期待上合組織從青島再出發。我們愿與各成員方共同努力,推動峰會實現三大目標:
一是增強凝聚力。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為核心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創立時的初心所在。我們將與各成員一道,高舉“上海精神”這一旗幟,增進成員之間的互信與團結,構建更加緊密的上合命運共同體。
二是提高行動力。務實高效、互利共贏的合作是上合組織發展的動力源泉。我們將和各成員一道,制定《上合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未來5年實施綱要,簽署批準一系列涉及安全、經貿、環保和人文等領域的決議與合作文件,助力成員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現上合組織的全方位發展。
三是擴大影響力。維護本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是上合組織義不容辭的國際責任,我們將和各成員一道,積極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發出更響亮的上合聲音,為區域合作和全球經濟治理發揮更積極的上合作用。
總之,青島峰會將成為上合組織發展進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開啟這一新型區域組織的新時代。
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是推進兩岸關系向前發展關鍵所在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已是國際社會多年來形成的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同臺灣進行官方往來也已成為各國遵循的國際準則之一。同唯一合法代表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開展正常合作,顯然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正確選擇,也完全符合這些國家和人民的自身和長遠利益,當然是大勢所趨,而且勢不可擋。
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中是推進兩岸關系向前發展的關鍵所在。解鈴還須系鈴人。臺灣當局應該盡快回到“九二共識”的正確軌道上來,這樣兩岸關系才能重新開辟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
中拉合作不針對和取代誰 也無意動誰的奶酪
中拉合作是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和相互支持,不針對和取代誰,也無意動誰的奶酪。中拉合作之所以發展這么快,是因為符合拉美國家的需求,改善了拉美國家的民生,提高了拉美國家的自主發展能力。
過去5年,習近平主席三次踏上拉美大陸,足跡遍及10個拉美國家。中拉合作不斷拓展深化、提質升級。中國目前已經是很多拉美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企業為拉美累計創造了180多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古人云:“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這句話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當前中拉關系的現狀。寬廣的太平洋正在把中拉雙方聯接在一起,成為跨越萬水千山的合作伙伴。
放眼全球胸懷世界 與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不僅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也要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
秉持這樣的信念和擔當,我們將進一步拓展廣闊的格局。中國將在為自身發展營造更好外部環境的同時,放眼全球、胸懷世界,與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作為中國外交的總體方向和目標。
我們將進一步展現博大的胸懷。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都會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堅持尊重不同文明體制,堅持正確義利觀。反對以大欺小,反對恃強凌弱,為弱小國家主持公道,幫助欠發達國家實現發展。
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積極的作用。中國將順應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期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建設,更加建設性地參與地區和國際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更加有效地與各方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維護好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堅定不移站在國際正義和人類進步一邊,堅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