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TALKS|世界級“黃金海岸帶”來了!@廣東人,你老家在其中嗎?
打開世界地圖,我們會發現一些規律:全球33個超大型城市中,21個位于沿海地區。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地區,土地面積約占全國的1.5%,卻創造了全國GDP的1/3。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區土地面積占全國的20%,卻創造了全國GDP的80%以上。
當大航海時代過去500年后,2001年,聯合國在締約國文件中寫明:“21世紀是海洋世紀。”
擁有全國最長海岸線,海洋經濟總量連續23年全國第一的廣東,將如何參與這場角逐?
去年底,廣東出臺了《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提出要打造更具活力魅力的廣東黃金海岸和世界級沿海經濟帶。
我們來俯瞰廣東及其周邊海域。
從粵東的潮汕地區到珠三角地區,再到我國陸地最南端的湛江,4114公里海岸線、1963個海島、12.09萬平方公里的陸路與海上空間。
這里是廣東乃至全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集聚人口最多的區域之一。這里具有亞太地區最開放、便捷、高效的沿海港口群,進出口總額(約9300億美元)接近全國的1/4,人均GDP超過1.4萬美元,超過高收入國家和地區標準。
根據發展規劃,廣東將打造“一心兩極雙支點”的發展總體格局。
珠三角沿海片區是沿海經濟帶發展中心區和主引擎。2017年珠三角8個沿海城市的GDP總量達到7.35萬億元,占全國GDP近9%。
廣東的東邊將以汕頭為中心,推進汕潮揭同城化發展,打造世界潮人之都。往東,參與海西經濟區建設;往南,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延伸區;往北,打通江西、福建等發展腹地。
廣東的西邊將以湛江為中心,推進湛茂一體化發展。往東,與珠三角對接;往西,參與北部灣城市群建設,還將積極拓展大西南腹地。
這次規劃還特別明確了“雙支點”。東邊是汕尾、西邊是陽江。它們是珠三角輻射粵東粵西的戰略支點。
為什么要設定戰略支點呢?還是看地圖。
從地圖上看,汕尾、陽江恰好處在珠三角與粵東粵西地區的連接處,發展空間充裕、都具有深水良港,產業發展水平與珠三角地區存在梯度差異,可以很好地成為珠三角產業轉移主要承接地。所以,是支點,更是珠三角帶動東西兩翼發展的撬動點。
隨著這些規劃的出臺與實施,廣東的經濟社會版圖將被重構。
中心引領,兩翼齊飛,預計2030年,廣東沿海經濟帶的GDP將達到17.7萬億元,是2016年的2.56倍。
除了經濟版圖的變化,海洋經濟將打開更多新的可能。
比如旅游。美國西部沿海的加州1號公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自駕線路之一。而廣東也規劃,重磅打造高品質濱海旅游公路旅游帶。
比如海洋能源開發。要知道,除了南海5.8億噸可開采石油儲量,以及6000億立方米天然氣??扇急鶎⑹莻€新機遇,南海北部可燃冰資源儲量約15萬億立方米。廣東計劃全力推進可燃冰試采和商業化開發,規劃建設南沙可燃冰項目碼頭和基地。再比如智慧海洋建設等等。
發展沿海經濟帶和海洋經濟,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
擁抱海洋、走向深藍,我們可以暢想廣東的藍色未來和我們的生活。
出品人:胡鍵 戎明昌
監制:羅彥軍 趙楊 張西陸
主講:趙楊
編導:張西陸 趙楊
撰稿:趙楊 吳哲 尚黎陽
采訪:王瑭琳 趙楊 張西陸
攝制:鄭兆平 蔣永生 王良玨
動畫:黃澤偉 張瑞威 陳明記
包裝:蔣永生 丁薇薇 鄭煒良 劉子葵
(來源:南方+)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