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談高質量發展 既要“保底線”,也要“拉高線”
質量工作既牽系著國家安全,又與每一個體生死攸關。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15日《南方周末》)
質量關系國計民生,既牽系國家安全,又與老百姓密切相關。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南方周末約訪全國政協常委、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回顧他多年來的質量工作經歷,探討執法打假如何開展,質量安全如何保障,質量水平如何提升。
支樹平在質檢總局工作12載,他說自己“須臾不敢懈怠”。
有的職業打假人變了味
南方周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每年這個時候質檢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都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參與力量。質檢總局主要負責哪方面工作?部門之間如何各司其職?
支樹平:保護消費者權益是政府監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的職責。每年“3.15”,工商、質檢、食藥、商務、發改委等都根據相關職責,積極參與,形成聲勢。就質檢部門來講,多年來一直著力保護消費者權益,從質量安全監管的角度參與執法打假,在“3.15”期間突出打掉一批制假售假窩點,解決一批質量違法問題。
但打擊假冒偽劣行為絕不僅限于“3.15”,我們提出,要把一年365天都作為“3.15”,始終保持執法打假的高壓態勢。我們質檢系統有一條熱線,叫作12365,就是一年12個月365天,質檢天天在你身邊。
2017年“3.15”期間“局長接線日”當天,全國質檢系統共受理質量投訴4935起,出動執法人員,檢查涉嫌違法案件125起。
南方周末:說到“3.15”,每年3月15日的一個重頭戲是中央電視臺的“3.15”晚會,很多人會問,“3.15”晚會與質檢部門打假有聯動嗎?
支樹平:我們是央視“3.15”晚會的主辦單位之一,主要是從執法打假的角度參與。“3.15”晚會集中曝光的違法行為,既有央視暗訪發現的,也有我們質檢部門提供的線索和案例。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狠狠打擊假冒偽劣行為。
南方周末:打假的各種角色中,有個受到爭議的群體——職業打假人。您如何看待?
支樹平:我們鼓勵依靠老百姓開展打假工作。比如重慶市質監局原副局長呂長富退休后,勤奮工作在打假一線,給大家巡講如何打假識劣,很受群眾歡迎。
說到職業打假人,有的確實是維護正義,出于公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我們應予大力肯定。但有的變了味。有的職業打假人專盯住一些無關產品內在質量的問題,如發現產品標注不規范,就在多地購買同一種產品,然后大額索賠,為個人牟利。還有一些職業打假人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通過反復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Golra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