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審查預算報告現場觀察 “國家賬本”里的門道
“大家都想財政加大對我這方面的支持力度,但畢竟僧多粥少,有限供給和無限需求的矛盾永遠解決不了?!?/blockquote>責任編輯:蘇永通 助理編輯溫翠玲
2018年3月8日下午,上海代表團第三組討論現場,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劉小兵一邊翻賬本,一邊算數、做記錄。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15日《南方周末》)
“不專業的人看不出來,感覺不到,因為它就是一串數字。但是這個數字有政治、有學問、有故事,財政的數字是真金白銀。”
“你無法判斷這個錢到底用得合理還是不合理。”劉小兵認為,按照目前預算編制的分類科目,“國家賬本”還不夠細致。
“大家都想財政加大對我這方面的支持力度,但畢竟僧多粥少,有限供給和無限需求的矛盾永遠解決不了。”
一本紅色封皮的《2017年全國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全國預算(草案)》,253頁;
一本綠色封皮的《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分地區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8年預算(草案)》,193頁;
三本藍色封皮的《2018年中央部門預算(草案)》,加起來近千頁。
沉甸甸的五大本摞在一起,加上《關于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構成今年的“國家賬本”。
2018年3月8日全天和3月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安排了一天半的時間,讓全國人大代表們審查預算報告。3月20日上午,這份國家賬本將提交全體大會表決。
“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別人都不大懂,你就敞開來說吧。”3月8日,寧夏代表團的全部21名代表一起審查預算報告。在會議主持人的提議下,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財政廳長陳春平一口氣講了37分鐘。
“財政部對各省廳長沒有要求,但我們還是要盡力解讀,以便于代表們更好地審議。因為我是做財政工作的,理解得更清楚一些。”陳春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的發言對其他代表“的確有一些作用”。
“大家一下子都想看得很明白,也很難,這是全世界的通病。整個賬本一下子給你攤在這兒了,把握它的脈絡還是需要花心思的。”陳春平說,“不專業的人看不出來,感覺不到,因為它就是一串數字。但是這個數字有政治、有學問、有故事,財政的數字是真金白銀。”
在他看來,要讀懂數字后面的故事:一看收支狀態,二看收支政策,三看收支方向和結構。
“關鍵還是看支出,你要看財政投入總量是增還是減,還要看增在哪個地方,減在哪個地方。我們老說好鋼用在刀刃上,你要發現刃口在哪個地方。”陳春平舉例,在重大風險防范化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