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特容易,維權很困難 中國消法研究會公布典型案例

2018年3月9日,第七屆中國消費者保護法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公布了“3·15案(事)例”評選結果,共八例,其中有四起涉及到網絡維權。

責任編輯:呂宗恕

因押金問題,中消協于2017年譴責酷騎公司,并公開約談摩拜、ofo、安永行、小藍等共享單車企業。(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15日《南方周末》)

2018年3月9日,第七屆中國消費者保護法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公布了“3·15案()例”評選結果,共八例,其中有四起涉及到網絡維權。

案例所呈現的情形,在公眾日常網絡消費中也時有出現。據此,南方周末翻閱案件判決書,梳理出事件的始末,以期對消費者未來如何規避網購風險,及遇到類似情況如何維權有所啟示。

案例一:因酷騎單車押金不退

2017年8月下旬以來,酷騎公司(注:酷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因押金、預付資金退還出現嚴重問題,導致消費者大面積投訴,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北京、四川等地消協和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的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1日,已收到投訴21萬人次。

對此,中消協發布公開信對酷騎公司進行強烈譴責的同時,對摩拜、ofo、永安行、小藍等7家共享單車服務企業進行公開約談,并聯合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加強相應的監管職責。同時,3次召開專家論證會,公開提出立法建議,希望盡快出臺《電子商務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