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事務部前世今生 “讓軍人成為尊崇的職業”
把退役軍人安置工作納入軍民融合國家戰略之中,形成富國強軍的重要一環,也被認為是解決退役軍人就業問題的有效方式。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7年10月26日,由軍谷·退役軍人創業實訓基地主辦“脫下軍裝·繼續擔當”交流沙龍,為退役軍人解讀退役政策、介紹創業經驗。(孫達供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22日《南方周末》)
民政部將對1978年以來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信息全部進行重新梳理,按照已有的政策一一對應。“凡是沒有落實的都堅決要落實,對此稱為‘清零行動’。”該舉措被輿論認為,是在破解有關退役軍人長期存在的遺留問題。
在國務院的結構中,組成部門的出現與消失,與時代的發展密切聯系。直接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被認為是與中國軍改相配套的改革。
把退役軍人安置工作納入軍民融合國家戰略之中,形成富國強軍的重要一環,也被認為是解決退役軍人就業問題的有效方式。
關于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的改革方案在2018年3月13日一經公布,軍人圈里就“炸開了鍋”。
根據該方案,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成為國務院新的部門,將民政部的退役軍人安置職責,人社部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關職責進行了有效整合。
“這意味著,我國國防和軍隊改革的重心正由破解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向解決政策性問題轉進。”全國政協委員,原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岑旭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首次提出:“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此次機構改革單獨設立為國務院組成部門,更是邁出了“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重要一步。
3月19日,原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孫紹騁被正式任命為退役軍人事務部第一任部長,預示著退役軍人事務部將正式履行職能。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在正式成立該部門之前,政府與民間就退役軍人權益保障等問題已經進行了多輪探索。權威部門統計顯示,我國現有退役軍人5700萬,并且每年還以幾十萬人的速度遞增。
作為一個新設立的部門,退役軍人事務部面臨著內部統籌、理順管理服務機制等眾多難題。“這其中,法治思維、法制觀念是關鍵。”華南師范大學政府改革與法制建設研究院院長薛剛凌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退役軍人事務部部長孫紹騁(東方IC/圖)
對“兵兄弟”的情
“我是一個軍嫂,為退役士兵兄弟們的未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山東省委員會委員翟麗彬,今年參加該省政協會議時,帶來的提案依然圍繞退伍軍人的主題展開。
“我關注退伍士兵這一群體已經有七年了,沒有一份情懷是做不下去的。”翟麗彬的“情懷”來自她與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