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推薦臭豆腐,是臭豆腐太香還是米其林太臭?
一個是喧嘩夜市中的平價小吃,一個是高檔星級餐廳的甄選權威,看上去實在八竿子打不著,卻在臺北不期而遇。
責任編輯:吳悠
談到米其林,首先讓人聯想到的各類高檔餐廳,如今接地氣的臭豆腐也上了榜
一個是喧嘩夜市中的平價小吃,一個是高檔星級餐廳的甄選權威,看上去實在八竿子打不著,卻在臺北不期而遇。今年3月14日發布的首屆臺北米其林指南上,施老板家的麻辣臭豆腐成功登上米其林的必比登推薦(Bib Gourmand)榜,被贊“盛名得物有所值”。
頒獎詞一針見血,要知道臭豆腐在“物有所值”這一評價面前向來是很有底氣的。不止是臺灣,臭豆腐在我國各地都很常見。“到長沙,不吃長沙臭豆腐等于白來!毛主席親筆題詞的長沙臭豆腐,不好吃,不正宗,當場賠現金一萬!”這喇叭里循環播放的廣告詞成了臭豆腐的一張名片,隨著臭豆腐的特殊氣味飄向全國各地。
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長沙“黑色經典”臭豆腐廣告詞
窮出來的美味
各地關于臭豆腐的發明故事版本很多,但是怎么也繞不開個“窮”字。老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相傳創于清朝康熙年間??滴醢四?,安徽考生王致和落第后,欲留在京城準備再次應試。為了維持生計,他使出家傳手藝,每日制作豆腐沿街叫賣。到了夏季,沒能當天售完的豆腐很快就發霉,他不甘心丟棄,就將它們切成小塊,稍加晾曬放入缸中,用鹽腌了起來。等想起時已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