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煒光:盡快出臺新預算法的實施條例
一部已經正式向社會頒布的法律,如果它遲遲沒有頒布實施細則,就相當于這部法律沒有生長“牙齒”,是很難把它落實到位的,加上新預算法本身也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責任編輯:戴志勇
2018年3月12日,財政部對全國人大代表劉小兵審查預算草案等所提意見表示感謝,并稱將一如既往主動接受監督,不斷改進財政工作。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22日《南方周末》)
一部已經正式向社會頒布的法律,如果它遲遲沒有頒布實施細則,就相當于這部法律沒有生長“牙齒”,是很難把它落實到位的,加上新預算法本身也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國對各級政府和官員履行的公共責任應該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現在的憲法和法律對這個責任的規定還不夠清晰,各級政府及其公務人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法律上缺乏明確的規定,官員對著憲法宣誓就得對法律負責。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劉小兵教授在審議預算草案時,發現好多支出項目都列在“其他支出”里,比如《2018年中央本級支出預算表》中,所有“其他支出”占比10%;《2018年中央本級基本支出預算表》中,“其他支出”比重則高達30%,導致審查時就搞不清楚這些錢花到哪里去了,引發媒體廣泛關注,2018年3月12日,財政部給其發感謝信,提出2018年將完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
2018年是新預算法實施的第四個年頭,實施效果如何?該怎么改進?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煒光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闡述了他的觀察和建議。
實施細則是預算法的牙齒
南方周末:新預算法實施三年,根據你的觀察,效果如何?
李煒光:劉小兵教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已經對政府近年來的預算工作做了一個點評,我都同意。
我只是再強調一下盡快出臺預算法實施條例的必要性。因為一部已經正式向社會頒布的法律,如果它遲遲沒有頒布實施細則,就相當于這部法律沒有生長“牙齒”,是很難把它落實到位的,加上新預算法本身也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9院校的學者在2015年7月的一次研討會上專門提出過倡議,發表在當月的《東方早報》上),這便使預算法三年來的實施情況并不是很理想。
所以我們期待著,未來的預算法實施條例應著重解決一些預算運作的關鍵性問題,比如說府會之間的法律程序問題,人民代表大會在預算審議、批準、監督整個過程中如何發揮實質性作用的問題,社會公眾參與公共預算問題,等等。保障公民在預算過程中的基本權利的問題在新預算法中沒有做出明確規定,但相關實踐確實是必要的,應當在實施條例中做一些原則性規定,這樣做并不違反上位法精神?,F在很多國家都有公民參與式預算,我國也做過一些試驗,浙江溫嶺、河南焦作、上海等地的基層預算治理曾有過不少很有價值的探索,可惜沒有將其提煉出來定位在法律條款中,于是在預算法實施的過程中,這些缺點就會顯現出來。另外,關于國庫管理的代理還是經理問題也還一直存在爭議,究竟應該怎么做,學界也在一直探討,半個多月以前我還參加了中國法學會組織的專門的研討會。
審議預算相當于評判政府一年的工作
南方周末:納稅人納了稅,是希望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而財政支出的情況,就是衡量政府花錢提供公共服務的效果。如新預算法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