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賤江頭自浣紗 記父親與豐子愷先生

“現在,有人寫別人歷史,或寫自己的歷史,常不尊重歷史事實,這至少是不科學的?!?/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又可

1935年豐子愷畫《貧賤江頭自浣紗》贈陶亢德。(作者供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3月22日《南方周末》)

父親反復提起的另一件事是豐子愷先生送他的一幅畫《貧賤江頭自浣紗》。他說,“三十年代后期,我辦過一本譯文雜志,每期二三十篇文章,要譯四五篇,署一個名好像不太好,遂取了許多筆名,其中之一為江自浣,我既不姓江,自浣之名也顯得怪。為什么取這個怪筆名呢?原來有故。那是在三十年代中期,我和徐訏共編《人間世》時,豐子愷先生是經?;莞宓淖骷抑?,他給徐訏和我一人一幅著色的畫。送徐訏的一幅題為‘游春人在畫中行’,給我的一幅呢,題為‘貧賤江頭自浣紗’。”

同去看林語堂

1982年,我在《新文學史料》里看到一篇豐子愷先生的孩子回憶他們父親的文章,里面提到豐先生很感激我父親陶亢德在抗戰時期把他在《宇宙風》雜志上發表的一百多幅畫從雜志上撕下來寄給他,為他保存了畫稿。趁去上海復旦審稿之便,我回家把這事告訴了父親。他很激動。他一輩子顛沛流離坎坷困頓,很少聽到別人的贊揚。他告訴我,豐先生的兒子豐華瞻在復旦大學英語系教書。如果我看見他,一定要謝謝他。豐華瞻老師果然出席了審稿會,但我的道謝卻惹了禍,因為他不知道有這么一篇文章。氣憤之余,他講了家里的一些矛盾。我回家告訴父親,他說,他聽說豐家為房子問題有些矛盾,沒想到還有這么多事情。那天晚上,他很少說話,可能還是在思考豐家兒女之間的問題。

父親在晚年寫的回憶錄里提到很多人,對大部分人都有些微詞,但對豐先生卻很敬重,甚至反復說有兩件事情對不起他。一件是關于豐先生第一次來我家。因為父親喜歡熬夜干活,豐先生來時他還在睡覺,母親只好讓豐先生在房門外等了一會兒。其實,這不能算是大事,因為豐先生并沒有事先通知父親。但他覺得他失禮了。1943年,他在《貧賤江頭自浣紗》里滿懷深情回憶這位大力支持他的編輯事業、姓“匯豐銀行的豐的子愷先生”時沒有忘記自揭己短,描寫了他們初次見面時的尷尬場面:在老先生“枉駕”我家時我還“高臥未醒”。過了四十年,父親寫回憶錄時,在《貧賤江頭自浣紗,紀念豐子愷和徐訏》一節里,他再次提起這件事——

“我對豐子愷先生有兩件事情一直覺得抱歉。一件是他來訪我,其時大概為三十年代中期。我是遲眠遲起的人,他枉駕時我還高臥在床,忽然老媽媽報告有客人來,可恨我只租著一個客堂間,那是不過二十平方米的小房間,兼作臥房客廳餐室書齋。我趕快披衣拖鞋跑出房門一看,但見一位相當瘦長衣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