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地貌,古寨凄美
這些拔地而起的桌狀山岡,如一座座巍峨城堡,如一間間平頂篷房。它們常年云霧繚繞、看似無路可上的山頂,令人充滿遐想。
責任編輯:楊嘉敏
位于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帶的四川,有一處被地質學家李四光定義的“威遠穹窿體”——核心區面積達900余平方公里的榮威穹窿地貌。
位于榮縣以北威遠西南的穹窿地貌典型特征,是眾多頂平壁絕的方山臺地,是眾多如隕石撞擊之跡的地窟天坑。這些拔地而起的桌狀山岡,如一座座巍峨城堡,如一間間平頂篷房。它們常年云霧繚繞、看似無路可上的山頂,令人充滿遐想。
榮威穹窿地貌。
榮威穹隆山系礦產資源豐富,東漢時期便有“鐵山”之稱?!都味ǜ尽份d:“鐵山,從仁壽來,桓亙井、犍、榮、威間數百里,產鐵。諸葛武侯取鑄兵器。”不過,這些天造地設的“城堡”,更多的時候是當地百姓躲避戰亂之所,是抵御外敵的堅固營壘。
自唐代以來,上至官府下及百姓,紛紛依山借勢,居高臨下地修筑了易守難攻的眾多山寨。這些堪稱古人辛勞與智慧結晶的寨堡,如今保存較為完好的尚有近90座;因寨堡而衍生的摩崖石刻、造像、石窟等古跡繁多。
榮威穹窿地貌主要古寨(砦)位置圖。
我是特地選擇在冬季探尋這些如今多數少有人跡的寨堡,這樣既可避免蚊叮蛇咬,也可在野草枯萎樹木落葉的情況下,較為真切完整地觀察和拍攝。
固若金湯牛峰寨
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榮威穹窿地貌西南邊緣的牛峰寨。
牛峰寨位于榮縣雙古鎮南5公里處一座拔地而起的臺地之上,海拔約800米,相對高度400米。因臺地狀如臥牛,故取名牛峰山。據《牛峰寨志》載:“竊此寨為歷來避亂之所,山勢陡峻,水源繁滋,為邑中第一險隘”。
牛峰寨真有那么牛?當向導的當地村民告訴我,清咸豐年間李藍農民軍在川南一路攻城掠寨,勢如破竹,連高墻深壘的自貢大安寨都險些被攻破,而牛峰寨卻穩如泰山。經查,這是史實,《榮縣志》有載:“嘉慶、咸豐年間,兩奉上喻培修(牛峰寨),計費八萬余金。李藍之亂,井樂犍威資宜隆富八縣紳民,住寨避賊者二千余家,人丁不下三萬。”
牛峰山的天然險阻,從進寨的主要通道所經過的觀音巖便可見一斑。這一段長約百余米的進寨之路,如今經拓寬鋪平后,也只能容一輛小車單向通行。令人心驚的是,此路右傍的高數十米的絕壁向路面傾斜,似乎搖搖欲墜;此路左臨的深數十米的溝壑溝坡陡峭,人馬一旦墜下將直落溝底。然而,就在這已是天險之處,當年的人和門當道而立。
我難以相信此處有寨門,便停車請向導指點。果然,一段與寨門相連的寨墻殘垣斷壁映入眼簾,它像老邁的英雄,只是在時光里漸漸隱去,但并未消逝。
牛峰寨地利門內景。
過當年人和門所在的觀音巖后,上山之路的坡度就越來越小,也就意味著到山頂了進寨子了。
如同眾多的榮威穹窿山頂一樣,廣闊的牛峰山頂地勢只是略有起伏,總體上平坦。一座座夯土為墻青瓦覆頂的農舍,散落在田野間果園里。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這些看似簡陋農家小院的屋基和???,不少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