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重點領域腐敗問題系列談②:全面強化對監管者的再監督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當前,金融領域存在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金融領域違法違規和腐敗行為時有發生。如何在增強國有企業活力、促進金融業穩健發展的同時,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防范金融領域腐敗風險?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當前,金融領域存在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金融領域違法違規和腐敗行為時有發生。如何在增強國有企業活力、促進金融業穩健發展的同時,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防范金融領域腐敗風險?中國紀檢監察報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央紀委駐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紀檢組組長、黨委委員李欣然。
解決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是重塑金融信貸秩序的正本清源之策
記者: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首次將解決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作為重點任務列舉出來,對此如何理解?
李欣然:金融是現代經濟的命脈,銀行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信貸又是銀行機構最主要的金融業務。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既破壞金融運行規則,擾亂正常市場秩序;又抬高金融服務成本,加重市場主體負擔,誘發各類市場亂象;還助長違規違紀沖動,從源頭上滋生風險隱患,最終弱化黨對金融業的領導,危害金融穩定和經濟安全。
十九屆中央紀委把解決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作為重點任務之一,是黨中央、中央紀委立足當前形勢作出的重要部署,是重塑金融信貸秩序的正本清源之策,對于打好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記者:大量案例說明,要防范金融風險,必須遏制金融腐敗。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具有哪些特點,呈現怎樣的趨勢?
李欣然: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與金融風險關聯性強,互相交織、相伴相生。從銀行業已發案例分析,“十案九違規”“十險九違紀”現象較為普遍。
金融風險是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的重要表現,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是金融風險的“催化劑”。同時,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又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在金融風險未充分暴露前往往難以發現。
在當前反腐敗高壓態勢和強監管嚴監管之下,一些老問題將隨著金融風險事件的發生而暴露,一些新問題還可能因金融業發展、金融創新加速和跨行業跨市場交易頻繁而滋生,金融信貸領域反腐敗斗爭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復雜。
通過監管“長牙齒”,積極穩妥處置各類風險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解決金融信貸腐敗問題方面,紀檢組積累了哪些好經驗?
李欣然:我們始終把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預防懲治腐敗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根據中央紀委的一系列指示要求,積極協助黨委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決做到強監管、嚴監管,通過監管“長牙齒”,積極穩妥處置各類風險,讓隱藏的腐敗問題曝光。
另一方面,全面強化對監管者的再監督。在系統內連續開展“講黨性守黨規嚴黨紀”“尊黨章守黨規嚴黨紀”和“作表率守黨規嚴黨紀”專題教育。清理違規入股銀行業金融機構、插手融資等可能誘發廉政風險的隱患點,并制定公私分開和履職回避辦法、工作人員個人投資行為廉政規定、現場檢查廉政監督管理辦法、行政處罰工作人員廉潔自律守則等制度,構筑防止利益沖突的思想堤壩和制度防線。同時,加大問責力度,對監管不作為、不深入、不擔當、不敢碰硬的,做到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以強問責倒逼監管責任落實。嚴格執紀審查,加大信訪核查力度,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二次全會上提出,要堅持行使權力和擔當責任相統一。體現在解決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方面,該怎么做?
李欣然:首先,對于監管者,要更加注重提高監管履職的有效性。通過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促進監管者切實將防風險、治亂象工作落到實處,為解決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創造好的外部監管環境。
其次,要充分發揮監管在預防懲治腐敗問題中的作用。對監管過程中發現的金融風險問題和違規經營問題,在依法依規進行監管處罰的同時,督促金融機構查找背后的廉政風險隱患,嚴查重處金融信貸領域存在的違紀問題。將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員工遵守廉潔紀律和職業操守情況,以及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等納入監管評價體系,以差異化監管措施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有效整治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
此外,要督促金融機構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讓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真正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職責。通過加強黨的建設,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從源頭上防治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我們將按照行使權力和擔當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加強監督執紀問責,督促系統內各級黨委將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著力以管黨治黨和監管履責的“嚴緊硬”,有效解決金融信貸領域的腐敗問題。同時,在嚴肅監督執紀問責中,注意把握政策,注意盡職免責、鼓勵擔當,更好地發揮監管者工作積極性。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查處“貓鼠一家”“監守自盜”類腐敗案件
記者:2018年,紀檢組將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治理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
李欣然:解決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紀檢組首先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切實協助黨委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中落地生根,讓“恪盡職守、敢于監管、精于監管、嚴格問責”的監管專業精神蔚然成風。
其次,要動真碰硬抓作風建設。把監管人員與被監管對象零物質往來當作鐵律,探索建立與被監管對象的非公務交往報告制度,嚴禁參加有直接監管關系人員的非公務宴請。同時,建立健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雙通報”制度,既通報監管干部的問題,也將腐蝕拉攏監管干部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和人員向有關紀檢監察機關通報。
再次,要以“嚴問責”做實“強監管”,協同運用黨內問責與監管履職問責,重點查糾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治理市場亂象、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中涉及銀行業監管領域的失職失責問題。
最后,要加強紀律建設,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同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有機結合起來,把嚴管和厚愛結合起來,讓黨員干部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緊盯金融信貸領域腐敗問題,重點查處“貓鼠一家”“監守自盜”類腐敗案件,不斷增強震懾遏制作用。同時,要加強紀檢監察隊伍建設,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從嚴鍛造黨內“紀律部隊”,始終對黨忠誠,帶頭改進作風、接受監督、廉潔自律,敢擔當善作為,更好發揮懲惡揚善的利劍作用。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