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場局”:一場有跡可循的改革
根據地方改革經驗,“大市場局”除了辦公廳、人事等綜合部門整合、藥品單列管理之外,與食品安全監管相關的內設機構將是重點。
責任編輯:袁端端
“工商總局較早注意到這樣的轉型,所以這幾年一直未雨綢繆,研究如何進行市場監管。”
系統內人士和學者們擔心,綜合監管將削弱監管“專業性”。“食品藥品安全是公共安全問題,普通消費品市場監管是市場秩序問題,這個判斷仍然沒變。”
根據地方改革經驗,“大市場局”除了辦公廳、人事等綜合部門整合、藥品單列管理之外,與食品安全監管相關的內設機構將是重點。
2013年春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掛牌時,張偉(化名)和同事曾特地和“新單位”的牌匾合影——沒想到,五年后他又來了。
這次是為了告別。
2018年3月21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正式公布,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或大市場局),不再保留國家食藥監總局、工商總局和質檢總局。
方案公布同日下午四點,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東路8號C棟十層大會議室就召開了市場監管總局干部大會。
三里河東路是原國家工商總局的辦公地點。會上正式宣布了市場監管總局領導班子成員:食藥監總局、工商總局和質檢總局的一把手中,原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任黨委書記、原工商總局局長張茅任局長。
調到食藥監總局前,張偉在工商總局任職,他的同事有的來自質檢,有的來自公安系統?,F在,他們連同全國數以萬計的公務員和民眾都在等待“三定方案”(指定職能、定機構、定編制)出爐。
地方&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