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產業扶貧,三天兩夜還不夠 ——制片人陳蓉述說《我們在行動》

明星與企業家零片酬參與,在三天兩夜里,為貧困村莊打造一個個“精準扶貧產業”。節目火了,爆款產品紅了,而扶貧項目和扶貧事業仍在繼續。

2018年1月,企業家馮侖、媒體人孫冕和演員凌瀟肅,一起被請到了陜西省澄城縣安里鄉劉卓村。下飛機再上山路,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他們站在了熟悉又陌生的村口。

壓倒性襲來的冷空氣中,《我們在行動》第一期開機錄制。

公益大使陳蓉、朱旭東走訪廣西地靈村村民家。

劉卓村和上海之遠,不只是地理距離;全村僅439戶,貧困戶就達65戶。不過,隨著陜西籍嘉賓馮侖說起親切的方言,凌瀟肅帶著孫冕蹲地呼呼吃面,他們和老鄉的距離迅速被拉近。

作為全國首個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由東方衛視、易居樂農和新浪微博聯合出品,定檔于東方衛視2018年一季度每周三的十點檔。

節目模式為:多位明星與企業家擔任公益大使、組成“助農團隊”,通過三天兩夜的一線觀察體驗,發掘當地特色產品,制定線上線下結合的推廣營銷方案,幫助農民“精準”地走向市場。

制片人兼公益大使陳蓉比嘉賓提前一天進村,隨拍攝組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有著多年綜藝主持和制作經驗的陳蓉,最初接到任務時既心懷使命又忐忑不安:向來主打都市氣質的東方衛視,突然播放一個農村生活節目,觀眾能否接受?制作時間緊、請人難,挑戰重重。

為此,節目組率先派遣專員前往偏遠地區貧困縣,深入走訪當地特困家庭,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與需求;基于以上調查,陳蓉及其團隊在短短二十多天完成了首期節目的拍攝準備。

2月28日晚上十點,《我們在行動》首播,即斬獲全國同時段電視節目類收視桂冠,此后幾期又連奪全國第一。節目火了。

一句家鄉情,嘉賓零片酬

從陜西澄城縣的劉卓村,到云南新平縣的馬鹿寨村,再到廣西龍勝縣的地靈村,乃至貴州遵義的官學村,貧困地區的拍攝條件難如人意。

第二站云南的拍攝團隊一百多人,都在村內的小學住宿。山里溫差大,夜間溫度達到零下,床位又遠遠不夠,工作人員們就裹著睡袋在教室水泥地上、臨時帳篷里湊合上幾夜。

嘉賓們則被安排入住老鄉家中,溫飽無虞但也談不上舒適。為了將公益理念貫徹到底,節目組要求,所有嘉賓零片酬參與錄制。

在綜藝片酬節節飆升的現狀下,要一個明星零報酬參與三天兩夜艱苦的農村體驗,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陳蓉找到了一個足夠打動人的理由——鄉情。“懷著為家鄉盡一份力的想法,嘉賓往往比較容易接受邀請。他們會說家鄉話,在語言溝通上和情感聯結上一下就拉近很多,節目效果也更好。”

“現在每一站幾乎都有本地(籍)明星。”陳蓉說。他們第一站請到了陜西人馮侖和凌瀟肅,第二站請到了云南籍演員胡靜,第三站請到了廣西籍演員喬振宇,第四站貴州遵義人鄒市明夫妻則傾情加盟。

“一路上,感人的故事有很多。”通過節目,陳蓉記錄下了公益大使們在三天兩夜里,為村莊脫貧出謀劃策勞心勞力的付出過程,很多嘉賓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馮侖取消臺灣的行程趕來,走訪蔬菜大棚種植戶,傾聽村民外出創業經歷,還許諾為全村安裝節能爐灶并穩步推進中;企業家錢東奇、錢程父子齊上陣完成扶貧助農任務,現場還下單認購沃柑;歌手蔡國慶則聯系了一眾好友推銷紅糯米。

在產業脫貧的拍攝主線之外,陳蓉還走訪當地貧困戶以挖掘情感線。“精神扶貧同樣重要。我們的節目不僅希望幫助他們在物質上脫貧,也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捍衛他們追求美好事物的權利。”

節目播出后,扶貧不掉線

節目里見證和記錄的,不只是貧窮,還有希望。

每一個村莊里,都有這樣的堅守者:在陜西劉卓村,張鵬翔夫婦做著祖輩們傳承了400年的手工掛面;在云南馬鹿寨村,年輕的村主任方順云動員村民種植高原沃柑;在廣西地靈村,86歲的老人吳祖崇為推廣紅糯米奔走了一生。

這些原生態產品的質樸味道,對都市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吸引力,但受制于信息閉塞等因素,一直難以走出山外:它們往往缺乏包裝意識,商業化程度較低;或因當地缺乏勞動力,無法提高產能。

對此,由易居樂農組建的助農團隊思路非常明晰:要貫徹精準扶貧理念,不做一次性的“輸血”工程,而是打造合理的產業發展模式與銷售渠道,幫助村民真正提升“造血”的能力。

每個村莊最優質的產品,在熒屏中一一展示,成了節目真正的主角;專業合作平臺,則打通了農家與城市居民家的渠道。東方衛視主持人還會承接前方的使命,在各大城市進行農產品線下的推銷路演。

每個產品的選擇,關系著扶貧行動的成敗,也讓陳蓉倍感糾結。她坦言,節目制作中留下了一些遺憾,比如,她念念不忘的廣西特色鳳雞。

“當地的土雞是會飛的,晚上在樹上睡覺。其實這款產品對城市里的居民很有吸引力,但是當地沒有屠宰場和冷鏈,最遠只能送到桂林。”陳蓉說,未來節目還有改進的空間。

節目播出后,觀眾反應強烈。劉卓村“爺爺的面”線上發售10秒內,近3萬人下單,3萬斤手工面瞬間售罄,截至目前訂單已排到明年5月;馬鹿寨村賣出了共計520萬元的沃柑。

3月底,陳蓉即將前往下一個貧困縣,開始新一期的拍攝工作,屆時潘石屹、河北籍演員王寶強、演員郭碧婷將一同前往河北豐寧縣拍攝。在她看來,比起創造一個個爆款產品,做純粹而長遠的扶貧事業更為重要。

在易居樂農與東方衛視合作期間,農產品銷售的所有收入扣除包裝及物流成本后,將全部返還農村合作社。而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欄目的所有收入扣除制作成本后,也全部用于扶貧事業。

節目播出后,陳蓉思考的新問題是:節目發出助農信號后,如何啟發更深層次的探討,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持續“余音回繞”,而不是像許多綜藝節目在熱播后逐漸被公眾淡忘?

讓她倍感興奮的是,在易居樂農和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節目中的扶貧項目的持續發展得到了保障。第二期節目片尾公布的數據顯示,春節后劉卓村共計一百多戶報名參與到手工面產業中,其中有四十多戶是貧困戶。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