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風口的智能供應鏈
在國家戰略的力挺下,中國供應鏈正迎來最好的時代。
3月28日,作為2018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的重要環節,由雪松控股主辦的“趨勢與戰略——智能供應鏈國際發展論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就全球供應鏈格局,與會嘉賓認為,隨著供應鏈的國家戰略意義進一步提升,智能供應鏈企業面臨新一輪歷史機遇,將以全球化和智能化為方向,在新一輪對外開放和全球貿易規則重構中發揮更大作用。
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麥肯錫、中國工商銀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機構的專家學者,為全球供應鏈發展的最新趨勢把脈。來自國內外供應鏈行業及相關產業代表300余人參加論壇,也令本場論壇成為今年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中規模最大、參會人數最多的分論壇。
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先生在論壇上致辭
“供應鏈產業正在進入一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雪松控股董事局主席張勁在論壇致辭時表示,雪松旗下供通云產業有信心借力廣州建設‘三大戰略樞紐’的區域優勢,積極開拓全球化布局,努力成為引領全球智能供應鏈產業變革的領導者。
現代供應鏈正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7年10月13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五天后,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現代供應鏈”,并將其作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增長點”和“新動能”。
“這一系列政策顯示,供應鏈的國家戰略意義正在進一步提升。”張勁表示,“作為民營企業,雪松從中央政策中感到無比振奮和鼓舞。”
“千年商都”廣州,在供應鏈上早已提前布局。廣州在近10多年時間,迅速成長為亞太地區重要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中心。為進一步擴大在大宗商品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近年來廣州市先后形成了“石油產品交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糧食交易中心”和“金屬材料交易平臺”,同時積極大力支持推動相關供應鏈企業在廣州做大做強。
對于廣州的供應鏈創新前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十分看好。她表示,廣州作為千年商都,在華南乃至整個南亞、東南亞片區,有非常強大的市場影響力,是中國市場跟全球市場對接的一個非常重要窗口和平臺,在供應鏈創新方面,未來廣州的創新能力、集聚能力和對整個流通領域的資源整合能力應該會非常強大。
“目前中國已形成了一批供應鏈的管理型的專業企業,雪松控股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王微說。
與會嘉賓縱論智能供應鏈的趨勢與戰略
公開資料顯示,雪松控股是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旗下擁有六大產業集團。雪松控股旗下供通云供應鏈集團目前已發展為中國最大的大宗商品做市商之一,正致力于成為全球智能供應鏈產業的領導者。
供通云供應鏈集團總裁韓剛介紹了供通云的業務特點,他表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存在多個流動的價值點,供通云正是以價值點為核心,為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一站式供應鏈服務,綜合規模優勢、專業優勢、管理優勢、創新優勢,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進行精準連接和優化管理,降低供應鏈的交易成本,創造產業價值。
上述“價值點理論”已在供通云的產業實踐中落地開花。據介紹,供通云通過收購銅產業鏈中優秀的銅桿、漆包線等制造企業,將自身的采購貿易優勢與被收購企業的技術、品牌優勢相結合,形成合力迅速向產業下游輻射,借此滲透到電機、電源線等企業,進一步延伸了供應鏈條,達到了多贏的局面。
智能供應鏈重塑市場經濟血脈
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和貿易大國之間的矛盾激化,舊有的全球貿易規則體系正在解體和重構,全球范圍的產業合作模式深度變革,必將推動相關供應鏈的深度變革。
一觸即發的中美貿易戰,其實質也是供應鏈的競爭。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表示,美國對原材料和產品加關稅,實際上是改變供應鏈的成本結構,對中國尤其是外貿大省廣東的企業而言,最核心的就是如何通過供應鏈效率提升,加快庫存周期、現金周期,從效率上和供應鏈總成本上與美國競爭。
重構也意味著機會,中國智能供應鏈企業正在用一種更開放的姿態登上世界經濟舞臺。王國文表示,在這一輪顛覆性技術革命浪潮面前,中國的企業是跟全球所有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關鍵是看學習的速度。
“供應鏈已發展到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的智能供應鏈新階段。”張勁指出,“智能供應鏈的創新和應用,將重塑市場經濟的血脈和神經,對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都具有重要意義。”
“智能化將導致供應鏈行業從量變到質變,大宗商品競爭格局將因為供應鏈智能化而改變。”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朱景豐表示,智能化將促使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大幅度提升20%-30%。
韓剛在論壇上表示,供通云這些年的發展,就是一直在創新,為整個中國供應鏈產業的智能化,創造了多個“第一”:在本世紀初,供通云第一個把點價模式引入到大宗商品供應鏈領域;在成長為行業龍頭后,供通云是第一個系統性地引入量化風控手段,用智能化工具規避風險的供應鏈領軍企業;在區塊鏈時代,供通云希望成為第一個把區塊鏈底層技術手段應用到大宗商品領域的企業。
智能供應鏈國際發展論壇現場
針對量化風控手段,供通云創新研發了一套世界領先的風控模型,其基于供通云10多年來積累的海量歷史交易數據和強大的計算分析能力,形成多個品種多個策略有機結合的系統化投資組合,可以有效降低供應鏈業務整體交易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供通云供應鏈集團深耕行業十余年,目前已在華南、華東、華北市場占有率達到行業第一,同時布局了物流、倉儲、碼頭等供應鏈資產,為產業鏈上下游數千家企業提供供應鏈系統一站式服務。
“雪松將充分發揮全球化、智能化的供應鏈優勢,繼續服務于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張勁表示,“我們也希望與更多的供應鏈企業一起,加快供應鏈產業創新協同發展的步伐,為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貢獻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