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發布
2018年3月26日,第十三屆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18年3月26日,第十三屆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本次評選由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和法律出版社?《中國法律評論》共同主辦。結合公眾網絡投票與案例法學研究會理事匿名投票,專家組評議出2017年中國十大影響性訴訟。
1.于歡故意傷害案
2017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法院二審公開宣判,以故意傷害罪改判于歡有期徒刑五年,維持原判附帶民事部分。
【案情】2016年4月14日,山東源大工貿負責人蘇銀霞及其子于歡,因無法償還巨額高利貸,遭十余人登門催債,并被限制人身自由。爭執中,杜志浩(男,歿年29歲)曾對蘇銀霞采取彈煙頭、露下體等侮辱行為。民警出警后,蘇銀霞母子欲隨民警離開,但被阻攔。杜志浩等人卡于歡項部,將其逼至一個角落。于歡持單刃尖刀,在警告無效后捅刺杜志浩腹部一刀,致其死亡,并造成在場其他兩人重傷、一人輕傷。2017年2月17日,聊城市中級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于歡無期徒刑。此案經媒體報道后引發廣泛關注,最高檢介入調查。2017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法院作出二審判決,認定于歡構成故意傷害罪,但屬防衛過當,改判有期徒刑五年。
【影響性】激活正當防衛制度,輿論司法良性互動
本案的二審判決堪稱一堂全民法治“公開課”:在不損害法律統一性、權威性前提下,遵循了國法不違天理、合乎人情的要素,回應了輿論關切,體現了司法的力度與溫度。法治社會否定私力報復,但肯定正當防衛。我國的正當防衛制度立法較為抽象,適用仍趨保守。二審判定于歡的行為具有防衛性質但防衛過當,充分兼顧了對被害人和被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為法院依法正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樹立了新的標桿。
2.全國首例電商平臺打假案
【案情】2016年5月,淘寶與瑪氏發現,淘寶店主姚某涉嫌銷售假冒瑪氏“Royalcanin”貓糧,遂在該店購買一袋99元的寵物貓主糧。經品牌方鑒定該貓糧為假貨。2017年3月,淘寶依據雙方簽訂的《淘寶服務協定》,以“違背不得售假約定、侵犯平臺商譽”為由,狀告姚某。庭審中,淘寶認為該平臺的品牌價值、消費活躍度等受損,經四種方式計算損失金額至少為141萬元。7月20日,上海市奉賢區法院一審認定姚某售假行為損害淘寶商譽,綜合考慮被告經營時間、商品價格和利潤等因素,判令楊某賠償淘寶12萬元。法院以與案件無直接關聯且姚某無法預見為由,未采納淘寶的計算損失方式;以合同未約定為由,亦未支持被告在媒體刊登聲明消除影響的相關請求。該判決已生效。
【影響性】電商打假,殺一儆百
電商品質魚龍混雜,民眾深受假貨之害。打假特別是互聯網打假何解?本案提供了一條“源頭治理&r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