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學與上海的淵源在狄更斯的一本藏書里

起來,中國!東方世界的未來是你們的。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18年3月15日,參觀者在展覽現場觀看展品。(新華社記者 方喆/圖)

“讀者,我去了上海……” 

簡回到被燒毀的羅切斯特莊園,與因火災而失明的羅切斯特重逢,簡那句著名的獨白“讀者,我嫁給了他”使小說走向圓滿的結局。這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長篇小說《簡·愛》中最動人的段落。

《簡·愛》的結尾?!逗?middot;愛》創作手稿謄寫本,第三冊,夏洛蒂·勃朗特作,1847年。(British Library Board/圖)

在上海圖書館展出的《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中,勃朗特親筆寫下的“Reader, I married him.”在《簡·愛》謄寫本手稿的第三卷上清晰可見。

手稿上有很多排字工人沾了油墨的指印,還有幾位工人的鉛筆簽名?!逗?middot;愛》創作手稿謄寫本,第三冊,夏洛蒂·勃朗特作,1847年。(British Library Board/圖)

這份珍貴的手稿是勃朗特于1847年根據一份更早的創作手稿親筆謄寫而成,上面還留有抄寫時出錯的地方、對文本的修改,以及排字工人沾了油墨的指印和幾位工人的鉛筆簽名。

《文苑英華——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展出了英語世界五位詩人作家——雪萊、夏洛蒂·勃朗特、查爾斯·狄更斯、D·H·勞倫斯、T·S·艾略特的創作原稿,這也是大英圖書館繼在北京國家圖書館、烏鎮木心美術館之后推出的又一次英國作家手稿展。此次展出的手稿中,既有小說,也有書信、詩歌;既有手寫的草稿,也有打字機的打印稿。

T.S. 艾略特寫給波利·坦迪的信,信的日期為 1940年12月13日。(Faber & Faber Ltd. and the Estate of T.S. Eliot/圖)

“北京國家圖書館的大英圖書館手稿展,展出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原稿的第一卷,此次上海展出《簡·愛》的最后一章,是為了有所呼應,有始有終。”大英圖書館首席運營官菲利普·斯彭斯說。上海圖書館手稿展的宣傳語“讀者,我去了上海……”正是參照了“讀者,我嫁給了他”,不僅與《簡·愛》的手稿相呼應,并以巧妙的方式向包括夏洛蒂·勃朗特在內的英國作家和詩人致敬。

《簡愛》最早的漢譯書名為《重光記》,由周瘦鵑翻譯。1935年,伍光建翻譯的版本《孤女飄零記》出版。一年后,李霽野翻譯的小說全本《簡·愛》出版。在較早的譯本中,“簡愛”被譯成“真亞爾”,小說家茅盾還以《真亞爾的兩個譯本》為題撰文討論翻譯方法。

“我若不是這樣欽佩你,忌妒便會/敗壞喜悅”開篇,以“蟲豸/也能由于崇敬上帝而從泥土升起”這是雪萊獻給拜倫的十四行詩草稿。1816年,英國浪漫主義詩派的主要代表雪萊與拜倫初識于瑞士日內瓦湖,雪萊在詩中表達了對拜倫的崇敬之情。

《致拜倫的十四行詩》手稿,珀西?比希?雪萊作,約1821年至1822年。(British Library Board/圖)

這首十四行詩寫在一張被裁過邊的紙上,泛黃的紙上還留有被折疊后的痕跡。在雪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