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關系會重回正軌嗎?
自去年底以來,中印關系似乎開始走出低谷。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7年9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廈門會見印度總理莫迪(資料圖)。
自去年底以來,中印關系似乎開始走出低谷。兩國政府互動頻繁,相互“示好”或者表達“善意”。不管是口頭還是行動,中印雙方都釋放出改善和發展雙邊關系的意愿。但是,我們也看到,去年夏天洞朗對峙事件給雙方帶來的陰影并沒有完全消失,擔憂和戒心猶在。這種改善勢頭是因2018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而為,還是中印關系重新走上正軌的開始?
莫迪政府主動調整對華政策
2017年12月1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了印度,并出席中、俄、印外長第15次會晤,期間會見了印度外長斯瓦拉杰,從雙邊會談情況看,盡管在諸如邊界等敏感問題沒有取得進展,但雙方互信得到了提升,都表示出緩解雙邊緊張關系的意愿。
在僅僅10天后,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訪問印度,應邀參加了在新德里召開的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年度會晤,就中印邊界問題展開磋商,這次訪問對中印關系走出低谷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是,“解鈴還需系鈴人”,中印關系能否走出低谷,關鍵在于莫迪政府能否采取實際行動,減輕中印關系中因洞朗事件而加劇的“信任赤字”。
中印關系出現改善跡象直接源于2018年1月莫迪政府提拔駐華大使顧凱杰擔任外交秘書一職,不僅僅是因為顧凱杰和前任大使蘇杰生、現任大使班浩然一樣,被認為是“知華派”、“中國通”,更重要的是他在任駐華大使期間,直接處理了洞朗事件,在與中國政府進行直接溝通,避免了這次事件演變成為更大的一場外交和軍事危機。我們有理由相信,顧凱杰被任命為外交秘書,顯示了莫迪政府緩和中印緊張關系的意圖。
中印關系能否穩定和發展,關鍵在于莫迪政府能否主動調整對華政策,避免在主權爭端等敏感問題上刺激和挑釁中國。
就在2月15日,中國農歷新年前一天,莫迪總理突防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地區),中國外交部對此立即向印度政府提出了嚴正交涉,并警告印方“不要挑起任何使邊界問題復雜化的事端,珍惜兩國關系來之不易的改善勢頭,為邊界談判和兩國關系發展營造有利氛圍。&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