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聲深處的弄影術
三尺生俏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 。有時明月燈窗下, 一笑還從掌中來。
責任編輯:吳悠
“三尺生俏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 。有時明月燈窗下, 一笑還從掌中來。”這說的便是皮影戲了。
在由張藝謀導演,葛優主演的電影《活著》中,皮影便象征著福貴的命運。富家子弟福貴閑來愛去皮影戲臺子上唱兩嗓逗樂,唱腔油滑惹得眾人起哄。家道中落后撿起擺弄皮影的營生討生活,那一嗓子唱出的,是婉轉而艱澀的“活著”的聲音。這皮影戲里演的,可不只福貴一個人的百味生活,它唱的是古老中國千年的人間事。
畫形為皮
皮影用的一個重要道具便是影人,這些影人是采用畜皮或硬紙雕制而成的。僅雕刻就有制皮、畫稿、雕刻、著色、脫水、綴結六道工序。
一件完整的影人,通常由11個左右的關節組成,包括頭部、兩上手臂、兩下手臂、兩手、身段上部、中部、兩腿,如此多關節的連接,是為了方便演員靈活操縱。
皮影的動作能千變萬化,但影人的表情是畫在皮上動不得的,所以這“頭搽”的塑造就顯得尤為重要。頭茬又稱“梢子”,也就是影人的頭,就像戲曲也分生、旦、凈、末、丑,再添上些神仙鬼怪、高盔翎子,蕓蕓眾生皆在其中,連想象里的妖魔也搬到了臺上。
影人臉部的“五分臉”畫法尤其特別,這在其他民間藝術里不多見的,所謂五分臉,是為了同時滿足影人橫向移動側對觀眾和完整表現頭茬的面部之間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