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噬的華羅庚金杯賽 “小升初暗戰”與“減負風暴”下的競賽、培訓和招生

3月最后一天,廣州的一場千人“秘考”,宣告了新一季的“小升初”正式開始。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17年7月17日,“華杯賽”總決賽在廣東惠州華羅庚中學舉行。(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5日《南方周末》)

3月最后一天,廣州的一場千人“秘考”,宣告了新一季的“小升初”正式開始。

而一個多月前的一紙通知,剎停了在決賽前夕節骨眼上的“華杯賽”——“小升初”當中,最重要的一塊敲門磚。

一個多月前的一紙通知,剎停了在決賽前夕節骨眼上的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下稱“華杯賽”)。至于什么時候能獲批重啟,身為比賽創始成員之一的“華杯賽”組委會副主任陳德泉,心里并沒有底。

“華杯賽”創辦于1986年,由多方為紀念數學家華羅庚而發起,目前為國內含金量最高的小學數學比賽之一。

按原計劃,會有超過200個隊伍參加2018年3月10日的這場決賽。南方周末記者根據“華杯賽”通報的參賽單位統計發現,這些隊伍,九成來自各地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

2月以來,教育部連續發文,四部門聯合發布“史上最嚴減負令”,規范面向義務教育階段的競賽活動,奧賽首當其沖。隨后召開的全國兩會期間,相關話題貫穿了整個會期。

“華杯賽”宣布暫緩半個月后,另一小學奧數杯賽“希望杯”亦暫停。截至3月底,坊間公認的小學奧數知名杯賽幾乎“全軍覆沒”。

辦了32年的“華杯賽”,最初的目的是選拔和培養優秀的數學人才,查閱其歷年獲獎名單不難發現,確有不少頂尖選手走進國際知名院校求學,也有人以數學研究為業。然而過去十多年間,在“初、高中分離”、“名校辦民校”和小學減負的多重背景下,“小升初”競爭日漸白熱化,校外培訓市場井噴,這當中,以“華杯賽”為代表的奧賽一步步被反噬、被異化。

奧賽已暫停,但奧賽沒有退場:3月31日,廣州一場“小升初秘考”中,考生反映,語數英三科考試中數學較難,多題涉及奧數內容。未參加過奧賽培訓的學生難以應付這樣一張考卷。

隨著“小升初”進入招生季,持續的“減負風暴”,又將為今年這場“暗戰”帶來什么變化?

累計四千多萬人參賽

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規范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公告要求,現有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一律按管理權限進行重新核準。

陳德泉表示,公告發布以后,組委會即召開會議,決定在通過教育部重新核準之前,暫緩舉行比賽。據他透露,各地參賽單位也分別向當地教育部門呈報申請核準資料,目前已有部分地區獲得當地的批準回復。

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唐保玲的說法與之一致。她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暫緩舉行決賽是組委會的主動行為,原因是“華杯賽”影響力大,決賽距離文件發布時間最近,應帶頭執行。

國內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版本的小學奧數四大杯賽,但各個版本的“四大”中,均少不了華杯賽。

“華杯賽”每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