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不是一天建成的
特色小鎮的發展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以運動式方法建小鎮,定指標,砸大錢,搶速度,求數量,到頭來卻是對原有小鎮精神的損毀,類似這樣的苦頭過去我們吃得太多了。
責任編輯:戴志勇
我國的小鎮真正能稱得上有特色、有風情,非古鎮莫屬。從圖為江南古鎮蘇州周莊。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5日《南方周末》)
特色小鎮的發展是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以運動式方法建小鎮,定指標,砸大錢,搶速度,求數量,到頭來卻是對原有小鎮精神的損毀,類似這樣的苦頭過去我們吃得太多了。
好像一夜之間,舉國都進入到特色小鎮崛起的時代。不管什么產業,主管部門都忙于出臺創建文件,評比驗收。于是乎,像是月薪兩千多元的白領被幸福地“中產”了一樣,一大批特色小鎮便如雨后春筍般建成,已然是風情萬種,美不勝收。
情況可能并非如此。許多所謂特色小鎮,除去經典的古鎮外,多數還為時尚早,有的連理念還存有很大偏差,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