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美食家們
原來吃飯是一桌人分享食物和生活的活動,現在共享吃飯,分享的除了食物,還有一點點虛榮,一種無法自我滿足的欲望,以及終于找到寄托的孤獨。
責任編輯:戴志勇
宵夜散發著一種懶洋洋的倔強,人們不甘于勞碌的一天就這樣過去,必須要為平淡的生活找點樂趣,為味蕾找些刺激。圖為上海周浦夜市。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5日《南方周末》)
原來吃飯是一桌人分享食物和生活的活動,現在共享吃飯,分享的除了食物,還有一點點虛榮,一種無法自我滿足的欲望,以及終于找到寄托的孤獨。
食物一直是跟情緒掛鉤的,餓了就心慌,吃飽了就開心,是一種原始的條件反射。如今,大概是能夠承擔感情和情緒的事物越來越少,人也更難像古人一樣對許多情景產生共情,一日三餐這最為尋常的事物,承擔的東西越來越多,事情也變得光怪陸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到3.43億,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每個數字都是一個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