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拍的人,都在拍什么?
2018年3月18日,在美國紐約,人們在甜品節上手持甜品自拍。
凡事都需要有度,自拍同樣如此。偶爾自拍,偶爾發發自拍,這是可以接受的,可如果每天都要自拍個好幾次,并且在朋友圈里大曬特曬,這就需要注意了。因為它可能是病。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愛自拍的人,都在拍什么?
曾聽有人這么調侃,有了微信朋友圈,我與朋友的見面頻率提高了許多,幾乎天天見,甚至有時一天見了好幾回。只不過這見面不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而是在網絡上——因為朋友天天發自拍。
何為自拍?簡言之,用手機或其他數碼設備為自己拍照的行為。自拍的誕生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網絡社交,從此以后我們不得不在朋友圈里頻繁見證我們的朋友吃早餐、跑步、旅行、喝奶茶、家庭聚會等時刻,或者只是單純看到他們美圖過度之后的臉。有人不免抱怨,那些天天自拍,并熱衷于往社交平臺上發自拍的人,到底是個什么心態?
人人愛自拍?
其實從自拍這一行為誕生到現在,歷史并不長,因為首先得有攝像機,才有自拍。
攝影學意義上的“自拍”在1839年就出現了,當時銀版照相術先驅美國攝影師羅伯特·科尼利厄斯將第一張自拍照陳列在費城自家的商店中,不過,那時候照相機并未普及,普通人還無法玩自拍。
1900年,柯達公司推出“盒子布朗尼”相機,這款相機給攝影藝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在此之前,相機就算不是個徹頭徹尾的累贅,也顯得相當笨重。早期的相機往往由大量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