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人們會立刻到電影中去尋找”
你曾說過電影會摧毀人,而你幸存了。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10年,赫爾佐格拍攝了3D紀錄片《忘夢洞》,探索位于法國南部的雪維洞穴。洞穴于1994年被勘探隊發掘,此前數萬年無人出入,完整保存了豐富的壁畫以及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的遺跡。本片被《時代》周刊評選為“2011年十大最佳影片”。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5日《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你十五歲寫了第一個劇本,電影生涯到現在近六十年,你曾說過電影會摧毀人,而你幸存了。
赫爾佐格:我是少數幸存者之一。當我們看電影史的統計結果,電影人通常不會有太長的職業生命,我覺得平均大概只有15年,非常短。我覺得唯一真正讓你幸存的方式就是拍好電影,其次對創作非常認真,別永遠待在某個固定位置不動。比如我不會一直拍《第一滴血》的一二三四五六部,這在藝術上多少算是停頓。人類如果在這上頭停頓太久,對每個人都無益。
南方周末:你曾說自己拍電影從不超支,但似乎你喜歡在電影中運用難以實現的大場景,這中間存在矛盾嗎?
赫爾佐格:這只是自律和懂得如何處理資金的問題,也是責任感的問題。所有這些的背后,是長期生存下去的問題。如果每部電影你都瘋狂超支,你的職業生涯在兩到三部電影后就會結束。我拍了七十多部電影,其中只有三到四部有充足的資金,錢總是不夠用。你必須得弄清楚電影制作的規律。
南方周末:除了開支以外,你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嗎?
赫爾佐格:在我的人生中,我不被允許養成任何習慣。比如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去吃飯,今天中午我可能在接受采訪,也許下次吃東西已經是晚上了,也許是在街邊的水果攤站上五分鐘,也許今天沒有晚餐,只有明天的早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