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少女性侵案:“女性遭受暴力依然是現實問題”
雅布隆卡清晰地指明誰該為悲劇負責,從重到輕是:暴力的男性們(生父、養父、兇手),貧窮的生長環境,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2011年1月18日,18歲法國女孩蕾蒂西婭在離家門口50米的大道上遭綁架并被殘忍殺害。這起兇殺案一度是輿論關注的焦點。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12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女性遭受暴力依然是現實問題” 法國少女蕾蒂西婭性侵案的悲劇和見證》)
雅布隆卡清晰地指明誰該為悲劇負責,從重到輕是:暴力的男性們(生父、養父、兇手),貧窮的生長環境,不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
她可能是我們的女兒,或我們的姐妹
2011年1月19日清晨,法國小城波爾尼克天色未亮,18歲女孩杰西卡出門上學。剛走出去50米,她發現雙胞胎妹妹蕾蒂西婭的摩托車側臥在路邊。坐墊已經凍硬,鑰匙留在點火開關處,車旁落著妹妹的兩只鞋。
姐姐驚慌失措地叫來養父,當街呼喊妹妹的名字。她失魂落魄,不住喃喃自語“蕾蒂西婭,摩托車,鞋子”。妹妹的手機不通,轉入語音信箱。
憲兵很快到達現場,開始調查這樁“讓人不安的失蹤”。
妹妹在離家三公里的南特酒店做服務員。前一晚,有同事看到她和一個三十多歲,樣貌兇惡的陌生男子一起。兩人發生了爭吵。
好友威廉姆是最后和女孩聯系的人。凌晨一點,女孩曾打去電話,結結巴巴地訴說自己遭到強奸。很快電話掛斷,手機即將沒電,她許諾回家后再打來。
但妹妹再未回家。三個月后,她的尸塊在偏僻的池塘中被打撈出來。
這樁少女兇殺案長期占據法國社會新聞的頭條。兇手托尼·梅隆很快落網,這名出獄不久的慣犯歷經13次判決,犯罪記錄種類繁多。時任總統薩科齊公開譴責司法機關不作為,引發近萬法官罷工。
從2005年開始,杰西卡和蕾蒂西婭這對13歲的姐妹被送到寄養家庭生活,但不幸又很快降臨,2011年8月,養父因性侵姐姐杰西卡,被捕入獄。
“(這在)法國歷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學者伊凡·雅布隆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就法國政權的三大支柱來說,總統、司法和媒體三方面都受到了這起事件的沖擊。”
社會新聞與政治回響喚起雅布隆卡“反抗的情緒”:“我不能接受這樣一種事實——人們把蕾蒂西婭的死亡當作一場表演,蕾蒂西婭在他們眼中只是一具尸體,或者是一樁謀殺案的受害者。”
雅布隆卡決定為此寫書。與題材近似的非虛構作品《冷血》《對面的撒旦》不同,他對罪犯“沒有任何興趣”。雅布隆卡自問:我們究竟了解蕾蒂西婭多少,她是怎樣的人?她雖然被編入維基百科,但只出現在兇手頁面“謀殺蕾蒂西婭·佩雷”一欄。
“我不能忍受的是,我們把這樣一個鮮活的生命僅僅歸結為一個死亡或者一樁犯罪案件。”雅布隆卡說。他生于1973年,是巴黎十三大學的歷史學教授,曾研究兒童公共救濟問題。身為猶太人后裔,他為“二戰”期間遭到殺害的祖父母寫過一部傳記。
若說祖父母與蕾蒂西婭有共同點,雅布隆卡認為,那就是“他們都是暴力的犧牲品”。他在給姐姐的律師奧里維拉的信中寫道:“同一種感情激勵著我去為蕾蒂西婭寫作。我渴望追溯她的生命:她的軌跡,她遭受的挫折,她為之奮斗的未來,一個隕落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