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宇昊感受今日之北大
學校理應更鼓勵學生關心學校的制度建設,部分參與學校的治理。鄧宇昊以及后來提交校務公開申請的老師與同學們所體現的,正是五四運動以來關心國家大事、關注公共事件的傳統。這也是北大精神的重要一維。
責任編輯:陳愷辰
北大既是中國追求現代轉型的直接產物,也為推動中國現代轉型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學術與人才力量。圖為北大未名湖。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12日《南方周末》)
2018年5月4日,就是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了。作為1898年追求君主立憲的“百日維新”中留下來的一項成果,北大與現代中國之命運的聯系,可謂至深至巨??梢哉f,北大既是中國追求現代轉型的直接產物,也為推動中國現代轉型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學術與人才力量。
這所學校在創立之初,即由梁啟超擬定了《京師大學堂章程》,針對當時各省新設學堂“有西而無中,且有西文而無西學”“治中學者則絕口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