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應如何處置還在研究中”對話日本經產省核電事故辦公室主任樋本諭
福島核事故已過去7年,污染的水和土處置仍然是遺留難題。
責任編輯:汪韜
當地時間2018年3月19日,韓國首爾,民眾在日本大使館前示威,抗議進口福島水產品。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12日《南方周末》)
福島核事故已過去7年,污染的水和土處置仍然是遺留難題。
據日本環境省統計,截至2017年初,污染土等廢棄物總量已超過1500萬立方米,雖然東電公司已在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規劃了一個可容納2200萬立方米廢棄物的過渡性貯藏地,逐漸將分散于各處的廢棄物集中保存,但最終如何處理核污染廢棄物依然沒有眉目。
污染水經過凈化處理后被儲存在核電站內的近千個巨型儲水罐,總量約100萬噸。外界質疑稱,處理污染水的措施無法滿足每日新增的污水發生量。
2018年3月29日,負責福島核事故善后處理的日本經濟產業省核事故辦公室國際事務主任樋本諭來華參加亞歐會議第五屆核能安全研討會,“我認為中國人很少有機會了解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一些狀況,外界可能存在一些誤解,所以想要向媒體說明。”
“對福島存在誤解”
南方周末:你們認為外界對福島的印象,存在一些誤解,主要是哪些?
樋本諭:對,我們覺得各國人對福島的印象還停留在事故發生時的一些畫面。
2017年2月,日本在對福島第一核電廠2號機組內部進行調查時,當時2號機安全殼內的放射劑量一個小時達到了70希沃特。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曾經提醒赴日觀光客謹慎前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