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成“死亡之組 ”新高考改革,浙滬再變陣

2018年,全國推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將超過23個。

責任編輯:吳筱羽 何海寧

2017年6月7日,浙江金華,全國高考首日語文科目結束后。(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2017年被稱為“新高考元年”,首批試點的浙滬兩地,物理均在選考中遇冷,成為高考“死亡之組”。寒意傳導至下游的高校,復旦大學2017級本科生大學物理第一次統考中,浙滬生源學生不及格率就比過去大幅提升,有的班高達30%。

如今,兩地“新高考”再變陣,分別為物理科制定6.5萬和1.5萬的保障基數,試圖應對改革實踐中最顯著的困難,卻也成為“看不懂”的方案。

2018年,全國推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將超過23個。

新高考改革啟動以來的第二屆浙江考生,剛剛完成了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選考。

2018年4月9日,考試的最后一個上午,杭州名校學軍中學里異常安靜,只有門口的紅色橫幅提示著路人,里面正在進行高中學考選考。

此役過后,總分750的浙江高考,有300分已通過選考科目考試賦分確定。余下的450分,將由兩個月后的語數英統考的卷面分數決定。

選考科目實行等級賦分制,即成績由其在人群中的排位決定。在被稱為“新高考元年”的2017年,率先承擔改革試點的浙滬兩地,出現“物理之殤”:嚴酷的角逐中,普遍認為難度最高的物理科,成了被眾人避開的賽場。

物理科遭遇凜冬,寒意最終傳導至下游,以理工科見長的高校坐不住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通過媒體發聲:“由于大量孩子不選物理,像浙江大學這樣非??茖W化的學校,招生時就感到非常無奈。”

為破題“物理之殤”,浙滬兩地“新高考”相繼變陣,出臺保障基數為物理科“保駕護航”,試圖應對改革實踐中最顯著和實際的困難。

根據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的答記者問,今年將再有17省份啟動“新高考”改革。

作為去年啟動的第二批改革試點,山東、海南同在3月27日公布本省方案,天津方案則在4月5日公布,北京方案也將于今年上半年內揭曉。

按照規劃,除港澳臺外,全國高考最晚于2022年全面施行“3+3”模式。種種跡象表明,“新高考”改革正全速推進。而在浙滬的先行經驗中,除了最受爭議的選考和賦分,過去曾提上日程的“招考分離”,又一次成為改革參與者心頭的寄托。

“他們的物理是初中水平”

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是在該校某位大學物理授課教授的PPT上,看到了“不及格率30%”。

“不及格率30%”,指的是復旦大學2017級本科生大學物理第一次統考,浙滬生源學生不及格率比過去大幅提升,有的班高達30%。

陸一在財新網的文章中提到了這一數據,一時輿論喧嘩。

“沒錯,這是2017年全校的情況,一年級需要選修物理的理工科、部分醫科,都存在(這一情況)。”盡管數據并非出自學校官方,但復旦大學長期教授大學物理的趙寧(化名),向南方周末證實了陸一文中披露的情況。

問題最早在課堂上暴露出來。復旦大學的物理教學以團隊為單位,每個團隊由5到8名教師組成。趙寧教的是“大學物理B”,每班人數為80人左右,浙滬生源通常約占1/10。2017級新生入學后,學生頻頻反映“聽不懂物理課”。趙寧回憶,幾乎是同一時間,教學團隊均收到類似反饋,且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