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刷屏成神酒,三天亂棍現原形“追捕”鴻茅神酒
十多年花上百億元打造的“神酒”形象,數日之內徹底坍塌。這一切,讓鴻茅藥業始料未及。
責任編輯:袁端端
2018年4月17日,上海長海醫院對面藥店門口的鴻茅藥酒大幅廣告。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十多年花上百億元打造的“神酒”形象,數日之內徹底坍塌。這一切,讓鴻茅藥業始料未及。
鴻茅藥酒從藥與酒的曖昧之中大發其財,從部門與部門、地域與地域的縫隙中套得其利,卻又在輿論與法律的模糊地帶深受其苦。
“我們完全沒有想到,這場跨省抓捕會引發如此大的波瀾。”2018年4月17日中午,在接受南方周末獨家專訪時,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茅藥業)高管張亮(化名)說。
當日18時許,另一方——現年39歲的原廣東醫生譚秦東,也“不敢相信”獲得取保候審。他在媒體的直播視頻中含淚走出了內蒙古涼城看守所,“現在想哭,自由真好。”此時,距離那場“跨省抓捕”,已經過去了98天,春節前其曾申請取保候審但未能成功。
因為2017年12月一篇題為《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的文章,他被涼城縣警方帶走。直至近日,因媒體報道,事件開始持續發酵。4月17日微信指數顯示,關注度曲線從緩緩變為陡然上升,一度成為全網熱點NO.1。
極為迅速地,國家公安部、國家藥監局、最高檢等隨后齊齊發聲。
4月16日晚,國家藥監局發布通知,已責令內蒙古藥監局飛檢鴻茅藥酒,要求查廣告、查藥品安全,同時組織專家論證是否要將鴻茅藥酒轉為處方藥監管。
4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指令涼城縣人民檢察院將案件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并變更強制措施。同一天,公安部也回應“跨省抓捕”案:已責成內蒙古公安開展核查。
十多年間花上百億元打造的“神酒”形象,數日之內徹底坍塌。
“特殊時期”的藥品批號
短短幾天之內,輿論呈現出的一邊倒態勢,讓鴻茅藥業倍感意外。張亮感嘆,“我們辛辛苦苦做個企業,就要被自媒體們給毀了。”
鴻茅藥業認為,在信息不透明、缺乏自凈能力的環境中,公眾很難分辨消息的真假,一窩蜂地指責企業,他們深受其苦。
但是,此前的十多年里,鴻茅藥業恰恰深得其利。正是利用了這樣的土壤,鴻茅藥業得以在二三線城市甚至廣大農村地區發展壯大。
其中的一個焦點就在于,鴻茅藥酒明明是藥,卻讓公眾普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