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影響是監管會更嚴格”對話漩渦中的鴻茅藥業
在此次“跨省抓捕”引發輿論風暴之前,鴻茅藥業的廣告策略、“神酒”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問題早已備受質疑。然而,這家企業卻能安之若素,且越做越大。在其辯白之中,可一窺其做大的土壤。
責任編輯:何海寧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組織有關專家,對鴻茅藥酒由非處方藥轉化為處方藥進行論證。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在此次“跨省抓捕”引發輿論風暴之前,鴻茅藥業的廣告策略、“神酒”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問題早已備受質疑。然而,這家企業卻能安之若素,且越做越大。在其辯白之中,可一窺其做大的土壤。
鴻茅藥酒引發的輿論爭議已經一浪大過一浪。
2018年4月17日,風暴一度成為全網最熱點之際,南方周末記者對內蒙古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茅藥業)兩位要求匿名的高管進行了專訪。
“這是藥不是酒,咱不喝酒,咱吃點藥。”他們指著特意帶來的一瓶鴻茅藥酒說。
采訪期間,兩位高管的手機一直在響。其中一位自嘲:“我們現在多網紅啊,這鋪天蓋地的輿論,比美國打敘利亞還要厲害。”
他說,鴻茅藥酒現在成為各大媒體新聞頭條,這是前所未有的經歷,而他自己也將永遠記住2017年12月3日這一天,因為就在這天,莎普愛思虛假宣傳被曝光,隨后牽連出多個藥品,包括鴻茅藥酒。
這是鴻茅藥業主動面對媒體的一次采訪,其中不乏該企業的自我辯白。實際上,在此次“跨省抓捕”引發輿論風暴之前,鴻茅藥業的廣告策略、“神酒”安全性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