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怎么選首都

在中國古代大多數時候,國都都是經濟資源的獲取者,而非生產者。

責任編輯:戴志勇

在古代中國,國都的功能在于守衛政權,對外抵御外敵,對內防止叛亂,還要便于地方治理。圖為中國西安古城墻。(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19日《南方周末》)

中國國都的變遷,究其原因,是政治中心追隨經濟中心,而非經濟中心追隨政治中心。國都本身是否從事經濟生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夠獲得足夠的經濟物資,不管是本地生產的,還是外地生產的。在中國古代大多數時候,國都都是經濟資源的獲取者,而非生產者。

國都是國家中樞機構的所在地,政令的發出地,它肯定是政治中心,但卻不必是經濟中心。在古代中國,國都的功能在于守衛政權,對外抵御外敵,對內防止叛亂,還要便于地方治理。然而,維持政權的正常運轉,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如糧食、布匹以及其它物資。因而,中國古代國都遷移呈現出一個基本特點,就是政治中心追隨經濟中心。

如果考察古代國都的變遷,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規律,就是由西而東,由北而南,大致經歷了西安、洛陽、開封、南京這樣一條路線。這一變化,和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向東南移動的趨勢一致。

中國的大一統時代,秦漢、隋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Golradir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