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與就業是宏調優先目標
流動性真的過剩了嘛?但是大部分民企與普通百姓都感覺錢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實際上,最大的流動性顯然都在通常所謂的“體制內”,而不是體制外。
責任編輯:陳敏 史哲 蔡軍劍
中國政府正同時面臨兩個敵人:一是由于石油、食品和土地等初級產品漲價傳導的全面通貨膨脹,一是企業不景氣和失業問題;在防通脹與防經濟下滑之間尋求平衡,已導致貨幣政策的兩難。我們認為,這并不純粹是經濟難題,背后有深刻的體制原因。要突破這種困局,就必須在宏觀調控之外想辦法。
當前宏觀局面微妙,令人費猜。6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京召開的會議未提“從緊的貨幣政策”,是否意味著宏觀政策正在悄然轉向?而恰恰會前一日,央行才突然宣布提高一個點的準備金率,股市應聲大跌。
央行提高準備金率的主要依據是“流動性過剩”。從統計數據來看,央行很有道理:接近1.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缺乏彈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