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崖山祠記

今冬余避寒伶仃洋西,唯一欲訪尋的是崖山海戰遺址。

責任編輯:楊嘉敏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

七百三十九年前,公元1279年3月19日(南宋祥興二年二月初六),今廣東江門市東南角的崖門以北、崖山之間銀洲湖水域,宋、元大軍決戰。南宋軍民二十余萬,戰船千余艘,被兵員二萬、戰船五百艘的元軍徹底殲滅。陸秀夫背負小皇帝趙昺蹈海,十余萬軍民隨后投海,流尸漂血,洋水渾濁,天昏地暗,悲壯無比。

玉璽?龍壁?古戰場

今冬余避寒伶仃洋西,唯一欲訪尋的是崖山海戰遺址。珠海實驗中學教師張根存,是我十多年前的學生,七年前曾帶我去中山市翠亨村訪孫文故居,這次跟我商量何時去崖山。我說3月19日,根存說那天周一事多,提前一天,定在3月18日。

此日一早根存來接,驅車向西約百公里,便是崖山祠所在。

崖山古戰場,古建筑群為新建的旅游景區。(黃沃鑫/圖)

“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游區”大門做成一艘海船,楹聯不知何許人撰:“華夏千古地,崖山忠義情”。“千古”二字,一語雙關,意味深長。如何回答“崖山之后無中國,明亡之后無華夏”,正是我近日反復思考的問題。

進門正前方,矗立一枚高寬兩米多的“傳國玉璽”。民間說大宋傳國玉璽墜入崖門海底,佑助這一帶七百多年來風調雨順;更為奇妙的是向這枚放大千倍的假古董投錢,就能心想事成。繞過“玉璽”,上臺階,赫然一座“九龍壁”,大小形制一如北京北海,系某公司出資捐建。九龍壁型制起于明代。此碑何所取義?我猜測,大約象征海戰之后不足百年明王朝取代了蒙元,恢復了漢人帝制。大玉璽、九龍壁、財源滾滾心想事成,這就是進入崖山祠“海戰文化旅游區”第一景點的主題。這是否就是“華夏千古地&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