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首都機場高速收費呼聲再起

“在我們的公共政治生活中,各種無形的道路中存在著許多關卡與阻塞,正因為這些道路上的重重關卡,公共政策在執行時才會發生扭曲和變形。在中國的許多地方,高速公路才會變成地方政府永不休息的印鈔機?!?/blockquote>

責任編輯:趙凌,實習生 郭麗萍 李鵬

■2007年首都機場高速公路營業收入約為5.27億港元
■三十年的高速公路收費權的核心是特權市場化
■馬上停掉收費給企業和投資者補償,還是給企業以緩沖期逐步取消


過去的兩天,對于北京大學法學院三位教授王錫鋅、沈巋、陳端洪以及所有關心首都機場高速公路收費問題的人來說,是兩個重要的日子。

從理論上講,這三位教授應該在這兩天收到北京市發改委和北京市交通委的正式答復。

5月30日,三位教授向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交通委和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3個部門分別提交了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機場高速公路至今的收費總額,以及這些費用的流向問題。“十多年來,這些信息并未向公眾公開。作為使用者和繳費者,我們有權了解。”王錫鋅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案被外界稱為,自《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以來,北京市由個人向企事業單位提出公開申請的首個案例。

王錫鋅教授向本報記者重復他多次提及的觀點:“我覺得之所以道路堵塞、關卡重重是因為在我們的公共政治生活中,各種無形的道路中存在著許多關卡與阻塞,比如信息公開的道路,民意表達的道路,有效參與的道路,公眾監督的道路,正因為這些道路上的重重關卡,公共政策在執行時才會發生扭曲和變形。在中國的許多地方,高速公路才會變成地方政府永不休息的印鈔機。”

公眾利益最大化VS股東利益最大化

有關取消首都機場高速的呼聲十年有余,在今年2月達到新的頂點。

國家審計署公布了2008年第2號審計報告——《18個省市收費公路建設運營管理情況審計調查結果》,其中專門提到爭議頻繁的北京首都機場高速公路。

首都機場高速公路為北京市與交通部于1993年合資修建,前者使用市財政資金,后者則以投入車輛購置附加費的方式出資,這兩項均為國家財政出資。

報告顯示,機場高速總投資11.65億元,其中銀行貸款7.65億元,在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