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撤離運動與羅馬帝國崛起
平民撤離運動不僅避免了國家誕生期的危機,而且其中妥協的原則派生出千年帝國長盛不衰的基礎,那就是法治、公平、合理的社會基礎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麥靖婷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
平民撤離運動不僅避免了國家誕生期的危機,而且其中妥協的原則派生出千年帝國長盛不衰的基礎,那就是法治、公平、合理的社會基礎
公元前494年的一天,臺伯河畔的羅馬城市國家廣場上,一位鞭痕累累的白發老兵向人們訴說著悲慘的晚年,他因家園被侵略者燒毀而無力繳納國家賦稅,借了貴族的錢后利滾利難以償還,兩個兒子已經抵押給債主當了奴隸,他也因無力償還一再遭受債主鞭打。人們認出老翁是曾經舉國皆知、為國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人們憤怒了。
當時許多羅馬平民類似這位老兵的困境,還有大量的羅馬平民處于破產邊緣,即將淪為債務奴隸,而貴族階層享有政治、經濟、軍事上的特權,且以權謀私不顧平民死活。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