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悲鴻生命”,卻只“暫屬悲鴻” 《八十七神仙卷》的傳奇與謎團
徐悲鴻曾感嘆,“抑世界所存中國畫人物無出其右,允深自慶幸也”。
責任編輯:邢人儼
2018年4月,《八十七神仙卷》真跡首次全卷向公眾開放。此畫長292厘米、寬30厘米,由徐悲鴻于1937年購入,后歷經波折,始終被徐悲鴻視為珍寶收藏。徐悲鴻去世后,看過此畫原作的人寥寥無幾。圖為《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
徐悲鴻曾感嘆,“抑世界所存中國畫人物無出其右,允深自慶幸也”。
87個神仙還是88個神仙
2018年4月3日,《八十七神仙卷》真跡特展的最后一天,人氣依然高漲?!栋耸呱裣删怼肥侵醒朊涝航ㄐ?00周年“悲鴻生命——徐悲鴻藝術大展”中最受矚目的藏品。觀眾需要排幾個小時隊,才得以在恒溫恒濕的15米長的玻璃長柜前,匆匆一睹這幅絹本白描長卷的真容。有人反復排隊,就為了多看一眼。徐悲鴻紀念館副館長、徐悲鴻孫子徐驥在這幅作品借出展覽的四天里,幾乎不離展柜,并不斷提醒人們不能拍照。
4月1日開展以來,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李凇每天都會來到展廳,一次次觀摩這件珍寶。2006年,得到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的特許,李凇第一次見到《八十七神仙卷》真跡,徐驥為他打開了塵封的箱子。據徐驥介紹,自1953年徐悲鴻去世后,看過這張畫原作的人不超過10個。第一次小范圍展覽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物精品展,由于沒有可供長卷展開的展柜,只能在一個一米長的柜子里展開局部,參觀者只有國家領導人和十幾個外國元首,而展覽只持續了兩個小時即撤展。
這是《八十七神仙卷》真跡第一次全卷向公眾開放。“悲鴻生命”策展人、中央美院美術館理論出版部主任紅梅還破天荒地將《八十七神仙卷》真跡和一幅北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圖》高仿品擺在一起——徐悲鴻曾對這兩幅作品進行比較研究。
88歲的中央美院原民間藝術系主任、徐悲鴻的學生楊先讓教授應邀回??戳?ldquo;悲鴻生命”展覽。他到場時,蓋有“悲鴻生命”印章的《八十七神仙卷》“真身”還沒有到,看的還是高仿品。“我以前看得多了,不但看,還摸過。”畢業后,楊先讓所在的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過《八十七神仙卷》。
1990年代,楊先讓旅居美國時,王季遷收藏的《朝元仙仗圖》原作給很多人看過,紐約藝術家圈子對此議論紛紛。一位中國藝術家曾告訴楊先讓“棒極了”,意思是完全能超過《八十七神仙卷》。楊先讓判斷對方當時還沒有看過《八十七神仙卷》。楊先讓看過永樂宮等一系列中國壁畫,認為最好的范本還是徐悲鴻手里的《八十七神仙卷》,“因為我們都臨摹過,太知道線條的重要性、人物組織的疏密的關系,太精彩了。”
這次展覽上,楊先讓對比了《八十七神仙卷》和《朝元仙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