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的喜悅
最初應該是從日劇看到日本人對好牛肉的態度,家庭中的某人宣布,今天有誰誰給了我一份什么牛肉。
責任編輯:朱又可
(本文首發于2018年4月26日《南方周末》)
最初應該是從日劇看到日本人對好牛肉的態度,家庭中的某人宣布,今天有誰誰給了我一份什么牛肉。其他人便發出驚喜又不無夸張的唏噓,動手布置餐桌,做日式涮鍋或壽喜鍋。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剛從云南小城到上海,印象中最美味的牛肉是老家小鎮街上某個回族牛肉攤的鹵牛肉,至于火鍋里的牛肉片,只沾個“牛”字而無牛肉的鮮美,實在無法理解電視屏幕上那份被牛肉攪起的活躍氣氛。
隨著年歲增長,知道了牛肉在日本是金貴的事物,金貴是指和牛,有產地出身標簽的,據說喝著啤酒聽著音樂享受按摩長大的。最好的牛產自松阪,其他如神戶牛米澤牛,也各領風騷。
第一次去日本旅游,說起來已經是六年前。那會兒毫無經驗,還不懂得善用訂房網站和日本的食評網站,住在京都一棟老房子改成的民宿,吃喝一半靠攻略,一半隨緣。先去朝拜了日本小酒館達人太田幸彥寫過的“赤垣屋”,對著菜單沉吟良久,朋友說,你不是日語嫻熟么。我把菜單一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